一口熱飯,綜合四川河南的味道
“主打菜有土豆紅燒肉、蓮白炒瘦肉、黃瓜炒雞蛋等等,雞腿每盒都有。”劉仙向四川在線記者介紹了這幾天團隊送餐盒飯的主要菜式,“我的想法就是肉多就好,因為這次并不缺物資,所以要把大家的營養管夠。”
“我們團隊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捐贈,四川涼山的小伙伴甚至開車來和我們一起送餐,真的給力。”劉仙說,現在愛心人士送的物資每天都源源不斷的送來,已經好幾千斤肉,蔬菜上萬斤了,廚房也來了很多志愿者幫忙,量夠、能產,一定把大家管飽,“我往盒飯里盛飯,都要跳起來壓一下,份量絕對扎實。”劉仙笑著說,“四川菜式偏辣,河南菜式略微偏咸,我們也注意了綜合,力求滿足更多人的口味。”

劉仙說,當地也有不少群眾是從事餐飲的,他們做了飯菜,餃子啊、包子啊都有,還有西瓜等水果,免費供應救援人員,大家看著越看越暖,感慨中國的老百姓真的是善良、團結。“不過我們的價值在遠距離送餐上,當地百姓供應餐食,多是就地供應,只能保障周邊,我們能跨越上百公里供應,深入第一線,滿足那里的救援人員所需,不能讓他們因為吃飯浪費時間。”劉仙說,當地政府給她們團隊發了通行證,讓大家的送餐行動有了更多的保障。
一顆熱心,盡可能保障吃飽吃好吃熱乎
每天夜里,還有第二天一大早,劉仙都要和小伙伴在微信群、QQ群、志愿者群里梳理各種信息,哪里需要800盒,哪里需要400盒;昨天送餐的地方表示希望繼續送餐,但是他們的救援地點已經轉移,希望注意一下,不要送到原來的地方了。。。。。。諸如此類的信息,林林總總,整理好后就開始一天的備餐,基本上每天都是起個大早,凌晨才睡。
不過這并不是最辛苦的。“最大的困難是每天濕漉漉的時間很長,每個人的腳都泡得不忍直視,而且不少人的皮膚因為暴曬和長時間浸泡,已經出現不良反應,比如起了紅疹,或者曬傷脫皮。”劉仙說,這些紅疹會發癢,時間長了就很難受,自己和團隊隊員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好在昨天當地志愿者送來了藥品,相信用藥以后情況會不斷改善。
在河南的每天,都有溫暖的事情感動著劉仙和小伙伴們。“發生過當地志愿者開鏟車送我們去送餐的情況,又搞笑又溫暖。”“發生過我們的送餐人員被敲開車窗,被當地群眾送餐的情況。”送餐的被送餐,“大家相視一笑的背后,是溫暖振奮的情緒不斷生長。”劉仙說,自己沒有計劃什么時候返回四川,“反正一定把我能照顧到的武警消防、一線救援人員,還有困難群眾,都盡可能照顧好,吃飽吃好吃熱乎。”劉仙說,這就是此行自己最大的目的。
圖片、視頻素材由劉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