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死也不讀書了”
爺爺的一只眼睛就是那個時候哭壞的。廖佳欣受傷前的照片只留下兩張,爺爺經常一看就是一整夜,邊看邊流淚。他責怪自己沒有保護好她,讓她那天和父母一起出了門。
在那之后,這個老人用能想到的一切方法保護著孫女。孫女在外面受了嘲笑,回家把自己關在屋里不肯吃飯,他把飯菜擺在她房門口,自己坐在邊上等;冬天到了,孫女受傷后的手容易長凍瘡,他買來分指手套,按照她每根手指的長度悉心剪裁,邊緣用打火機燎一下。孫女戴上手套后,他說:“這是全世界最可愛的小虎爪。”
因為家人全心的愛和陪伴,廖佳欣的童年也不算太過難捱。她很快用現在的手學會寫字、做飯,實現生活自理,中考還從鎮里考到眉山市區,入學時在班上名列第九。全家都認為她會上大學,包括她自己。她心儀的學校是四川師范大學,想當語文或歷史老師。
但到了高三上學期,廖佳欣說什么也不愿去學校了。她越來越在意別人的目光,走在校園里,總覺得自己是個異類。一次周末回家后,她提出了退學,“打死也不讀書了”。
父母勸她再堅持一年,高考完就熬出頭了。她聽不進去,只想逃離這里,去沒有人認識的地方。到了學校,父親問了一句:“你確定了是吧?”然后把字簽了。
退學后的廖佳欣很快收拾了行裝,動身去成都打工。臨出發時,一直沒有表明態度的爺爺終于開了口,他說:“你以后不要后悔就行。”

旋轉的風車
廖佳欣在成都的第一份工作是餐廳服務員。別人月工資1800元,老板覺得她手不靈活,干活打折扣,給她1500。服務員早上要在后廚削菜,八點半上班,她怕削不完,八點就去。一個月后,老板把她的工資漲回了1800。她打了一千回家,自己留八百。
在餐廳干了一年,一個常來吃飯的快遞點負責人欣賞她自食其力,邀請她去當客服,工資也從2200慢慢漲到4500。
2019年,廖佳欣開始兼職跑外賣。她每天下班后和周末都跑,只在周六早上睡一會懶覺。下雨天,她的手握不緊剎車,有次連人帶車摔在水里,撒了人家半杯奶茶。
在社會上歷練久了,她對別人的側目和閑話幾乎脫敏,甚至可以大方地在抖音展示自己化妝前的臉龐。即使有時仍然感到失落,但不會很久。她接納了這個世界向她投來的一切審視,并樂觀地相信有壞也有好。她后來經常想:“當年怎么會因為那么點事,就那樣退學了呢?”
她還是后悔了。
但她依然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期冀。送外賣時,路過人家樓道,看到一排插在花盆里的小風車,她拍下來發在抖音上。一陣風吹過,第一個風車飛快旋轉,第二個勉強轉了兩圈,第三個紋絲不動。她寫道:“不努力的人,別人想拉你一把,都找不到你的手。”她知道,她永遠要當那第一個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