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7月30日,四川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通知從即日起至8月12日開展主汛期地質災害隱患大排查工作,這是我省入汛以來的第三輪全省地質災害隱患大排查。此次排查對全省175個地質災害易發縣(市、區)實行全覆蓋,重點突出汶川地震災區、蘆山地震災區、攀西地區、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川西高原藏區等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域的極端天氣防大災、防巨災責任和措施落實情況。
為保障此輪排查的質量,四川將統籌用好部省百余名地災防治專家、二百余支駐守專業技術隊伍,千余名地勘單位駐守專業技術人員、三千余名基層防災責任人,三萬余名服務基層地災防治的志愿者、四萬余名一線監測員,按照“屬地為主,行業指導、部門參與”的原則,全面調動一切資源開展本次排查工作。
此次排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地質災害隱患排查、防災措施落實核查、宣傳培訓和避險演練三部分。在充分收集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對有人居住區域全覆蓋排查,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進行復核,對已銷號的隱患點進行再評估,對遙感識別出的潛在地質災害隱患點位進行現場核查。有針對性地重點排查場鎮、學校、醫院、旅游景點、人口聚居區、地震災區安置點、工礦企業、在建工程、切坡建房等區域。
對前期已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重點復核變化趨勢、防災責任及措施落實情況;對新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全面評價其類型、規模、成因及發展趨勢,逐點登記造冊,分門別類落實防范措施。對已有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重點調查其防災減災效果,要及時落實清淤維護和修復加固措施。對排查出的農村切坡建房風險隱患,要指導農戶加強自我防范。對在建工程項目或可能誘發地質災害的工程建設活動,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和防范措施。此外,同步推進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培訓、避險演練和《汛期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十條措施》推廣工作,有效提升干部群眾在極端條件下的避險逃生技能。
為做好此次全省地質災害隱患大排查,四川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要求,各地要立足應對極端天氣和巨災大難,科學制定排查工作方案,明確排查內容和排查技術路線,突出排查重點,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排查任務。要全面加強“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堅持“點面結合、專群結合”,聚焦重要區域、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逐一排查,做到不放過一個疑點、不錯過一個盲點、不留下一片空白區。
同時,建立起轄區內各行業主管部門、技術支撐力量的聯合會商機制,層層壓實責任,廣泛發動社區、村社群眾主動查險避險報災,提高排查工作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