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細致  抽絲撥繭尋找病源

  “由于德爾塔病毒是變異病毒,也給我們的防控措施的制定帶來一定的困難。”周久順告訴記者,尤其是在成都出現確診病例后,面對這個超過2000萬的大都市,人員流動大,省內外人員交流多,要在多大范圍里設置管控區,這些都是最為棘手的問題。需要綜合各方的信息,與相關部門協調、商討,站在科學角度,結合自身的實際來劃分。

  “發現的確診病例就像丟在湖面的一塊石頭,產生的波紋就是需要管控的區域”。祝小平說,但需要管控的“波紋”到那里為止,卻是需要科學研判。由于確診患者中有的行動半徑大,經過的地方多,這對管控區域劃分帶來的巨大的難題。大了會影響更多人的生活,小了可能造成遺漏,從而帶來不法挽回的后果。

  流行病學調查是防擴散的關鍵。對于袁珩來說,在綿陽首例確診病人的調查中,除了反復了解當地的流調情況,從中找尋蛛絲馬跡,從而形成完整的傳播鏈條外,還要對患者的活動軌跡進行仔細的研判,找到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袁珩說,在一般人看來或許很容易,但真正在進行調查時確需要非常認真和仔細,如果僅僅是一個環節的大意就可能放掉一個感染者。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他們給當地提供了科學的管控區域和重點核酸檢測人群建議。

  而身在瀘州的劉倫光也同樣認真仔細地研判著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患者可能接觸到的人。由于這例患者是從省外回來的,這對病毒的朔源也帶來了困難。劉倫光告訴記者,在流調時經常需要與外省進行核實和通報。同時,在當地的情況也必須一站不漏的匯總,然后一一排查。

  在記者采訪時,專家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在此次防控中,廣大群眾都十分配合,管控區里大家沒有任何的怨言,大規模核酸檢測時大家秩序井然排隊,幾名確診患者也是自己主動進行檢測發現的。“有廣大市民的支持和配合,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與德爾塔病毒的防疫戰。”專家們都這樣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