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磊 薛世榮 四川在線記者 祖明遠

  8月7日上午,綿陽宣布境內中風險區域防控風險等級下調,全域均為低風險區。消息發布后,引起了廣大群眾的極大關注。對此有部分群眾好奇:3天前才通報發現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如何就降低了風險等級?風險等級降低后對內對外又將如何防控?……針對群眾關注的諸多問題,四川在線記者7日中午12時獨家專訪綿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永清,為你全面解讀綿陽全域降為低風險地區背后的故事。

  境外輸入人員閉環管控,不會對當地帶來疫情風險

  綿陽境內3天前才公布新增一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綿陽防控風險等級今天宣布降為低風險地區,這個矛盾嗎?

  綿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永清稱,按照國家規定,對于境外入境人員,實施的是閉環管控。就是說這些人員入境后,在確認安全之前,其行蹤都與外界隔離,這部分人的行蹤不會對當地帶來疫情風險,也不會影響當地的疫情風險等級劃分。

  該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景某在返回綿陽前,已在上海完成集中隔離,當時核酸檢測為陰性。在景某返回綿陽前,三臺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已啟動應急預案,并于7月30日安排救護車在機場接上景某,同時建議景某集中隔離,景某表示理解并自愿接受集中留觀。

  8月2日,三臺縣疾控中心在采樣監測中發現景某核酸樣本呈陽性。確診后,景某轉入該縣定點醫院,整個過程實現全程閉環護送,因此不會對當地帶來疫情風險。

  降級后的原中風險區域可以進入,但須遵守當地管控措施

  降低風險等級后的原中風險區域如何管控?

  據李永清介紹,降低風險等級后,原來從嚴管控的區域可以自由進入。但是外面進入的人須遵守當地的管控措施。原管控區域內的人可以有序上班,但個人防護仍需堅持。

  低風險不等于零風險 日常防控仍需加強

  風險等級降低后,綿陽如何繼續做好疫情防控?

  據李永清介紹,低風險不等零無風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仍需在落實個人防控措施的情況下,才有序進行流動。如需離開綿陽,要及時了解并遵守目的地的管控措施,盡量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對于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返)綿人員,必須隔離或居家隔離。對于有中高風險管控縣市區其他低風險區域來綿人員,必須有48小時內呈陰性的核酸檢測,如果沒有,必須在24小時內就近檢測,并且結果為陰性的,才能有序在綿陽流動。綿陽境內的超市、影院、歌城、茶樓等人員密集場所,仍需落實測溫、掃碼、亮碼等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