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文莎

  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設立5年過渡期。四川具體怎么做?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5年過渡期內的一系列具體措施。

  《實施意見》明確了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匯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強大合力 4 個方面 21 項重點工作任務。

  “這是我省今后一段時間有效銜接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省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說。

  如何看懂這份重量級文件?記者就此進行了梳理和采訪。

  關鍵詞:兩條線

  設置“預警線”,拉起“保障線”

  “有效銜接工作是推動脫貧攻堅成果轉化為鄉村振興源動力的關鍵環節和基礎環節。”省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剛剛隨全國一道,取得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消除了絕對貧困,《實施意見》的制定出臺吹響了推進有效銜接工作的集結號。

  如何推進?《實施意見》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放在了突出位置,明確“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

  “過渡期內部分脫貧人口存在著返貧風險,有些邊緣人口也存在致貧風險。這樣一個機制,相當于設置了一道防返貧‘預警線’。如果有群眾觸線,警報就會立刻拉響。”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四川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藍紅星說。

  脫貧戶李圖元,家住雅安市蘆山縣蘆陽街道靈鷲山社區,原本在縣城開客運三輪謀生,受疫情影響生意慘淡,收入微薄。監測到這一情況后,社區即展開幫扶,幫他謀了一份公益性崗位。“我主要負責打掃街道衛生,每月收入在1000多元,比過去穩定多了。”李圖元說。

  《實施意見》還拉起一道“保障線”,明確“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把幫扶范圍進一步擴大。

  “多虧政府。”6月初,涼山州甘洛縣阿沙莫村的農戶吉克布沙莫就收到了第三季度的低保。“家里老人小孩多,大兒子還患有殘疾,只有丈夫一人在外務工,有活才有錢賺,低保讓我們生活多了一層保障。”吉克布沙莫說。

  從脫貧群眾這一點擴展到農村低收入人口這一線,再擴展到脫貧地區這一面,幫扶能量波也在增強。《實施意見》明確“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提出“在推動確定一批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基礎上,再確定一批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持續加大對原深度貧困地區和秦巴山腹地所在市中經濟發展條件較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較重的縣(市、區)的支持力度。”

  “心里有底了!”甘孜州爐霍縣泥巴鄉次郎村第一書記陳旺告訴記者,“雖然脫了貧,但村民持續增收、村莊穩健發展的基礎還很薄弱,現在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我們將加大‘補短板’的力度,改善群眾的教育、醫療、居住、出行等條件,同時全力發展黑青稞等特色產業,為群眾增收致富提供穩定的渠道。”

  關鍵詞:兩只手

  省內“手挽手,跨省“手牽手”

  到崗一個多月,掛職南充市儀隴縣經信局的浙江援川干部朱麗丹,已經走訪完縣內重點企業。“這期間,我和企業家們探討了儀隴的產業人才現狀以及政府該如何通過‘有形的手’幫助、支持企業做好人才招引和培育,為正在起草的人才聚集培育政策做支撐。”朱麗丹說。

  這只是跨省協作的一個縮影。根據《實施意見》,我省將主動銜接有關中央定點幫扶單位,做好方案研制、干部選派、項目資金支持等服務工作;深化浙川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推進園區共建,推動東部地區產業向我省轉移。

  “今后將由浙江‘一對一’幫扶四川,結對關系調整為浙江11個市62個縣幫扶我省12個市州68個縣,實現了對我省原國定貧困縣和原深度貧困縣的全覆蓋。”省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說,下一步,浙川將重點從產業協作、勞務協作、人才協作、消費協作、多元協作等5個方面開展工作。

  在省內對口幫扶機制上,《實施意見》提到,適時選派新一輪省內對口幫扶干部人才,深化區域合作和全域結對幫扶。定點幫扶方面,定點幫扶單位結對到縣、幫扶到村,原則上1個部門幫扶1個縣、1個村。市、縣兩級結合實際,安排機關、企事業單位參與幫扶。

  “選派干部駐村幫扶是解決‘誰來扶’的關鍵一招。”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我們堅持‘先定村、再定人’原則,逐村形成駐村干部清單,確保選派精兵強將到村幫扶。”

  “省內‘手挽手’,跨省‘手牽手’,這好比兩只手共同使勁,在鞏固脫貧成果的同事,又促進發展振興。”藍紅星說。

  此外,《實施意見》還提出“加強組織領導”,通過做好領導體制銜接、幫扶政策銜接、工作體系銜接、規劃實施和項目建設銜接、考核機制銜接,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果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