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秦勇

  8月11日,四川在線記者從富順縣文管所獲悉,近日,在該縣鄧井關街道新灣村的一處鉆井施工現場,挖機師傅發現的古墓,經勘探調查組專家評估,該古墓群共有6個墓室,其中,5個墓室為明代早期家族墓,1個為明代中晚期墓。

  據悉,該古墓群為豎穴土坑石墓,前5個墓室內打鏨路鑿平,墓室后檔做淺浮雕雕刻牌位無文字,墓室石門做仿雙扇隔扇門,門下檻枋也有雕塑,基本風化。立柱上端雕蓮花紋飾,廊道兩端雕花瓶插蘭花和菊花,墓室內和廊道頂均做卷拱弧形頂。另一座墓室為后期加砌筑石墓,做法、工藝、方位均不同于前者,做工節簡許多。

  在墓主隨葬品方面,僅在4號墓(女性墓)中發現金耳環和銀簪各一對,其余墓室中均未發現隨葬品。

  “快看這是什么!”7月15日,在新灣村的一處鉆井施工現場,挖機師傅挖到一處地面時,突然大片泥土開始垮塌,然后露出來石頭的建筑,看上去像是古墓。

  富順縣文管所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同時上報自貢市文物局,并要求現場挖掘機停止施工,做好現場安全保護及24小時值守,同時下達古墓現場停止施工通知。當天下午,市文物局組織省、市文物專家到達現場,與富順縣文管所、建設單位進行現場初步踏勘,確定為古代墓穴。

  自貢市文物局組織成立新灣村古墓群勘探調查工作組,由彭光照擔任領隊,成員由省、市文物、考古專業專家、研究人員、現場技術人員、屬地文管所相關人員組成,并聘請相關考古權威專家指導勘查調查工作。

  “主要是借助‘遺骸’‘遺物’‘墓穴’‘石墓’等實物史料來研究富順千年歷史,去判斷已經滅亡的古化社會經濟形態。”彭光照介紹,本次勘探調查包括研究種族的體質特征、了解古代埋葬的風俗和墓葬的形制、通過墓中的隨葬器物以了解古代的工藝水平和社會經濟生活的狀況三方面工作。

  由于墓室群上方墓葬的墳丘部分為弧形墳丘,勘探調查工作組采用“四分法”進行發掘,在已揭露處墓室上方開探方和探溝輔助分格布線探孔法對墓室范圍進行探查,收集遺跡和遺物的各種實物資料。查閱相關史料,走訪群眾,了解該地區人文、地理等情況,為后續田野考古勘查和發掘調查做好準備。

  6月4日,富順縣西湖龍鳳橋附近一處施工地現場還發現一座南宋中晚期古墓,墓主人為男性,同時出土陶罐蓋3件、鐵器1件、鐵件數十枚以及陶瓷碎片、青瓦滴水、布瓦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