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江源起川陜邊界山區,其流域涉及巴中、達州、廣安等市。由于流域內多山地、河道狹窄,降雨集中,前些年洪災頻發。2014年9月,省政府成立渠江流域防汛指揮部。渠江流域氣象監測預警中心應運而生,負責協調流域內氣象業務服務工作,達州、巴中、廣安三地共享雨情實況,為精準研判流域水情提供基礎性資料,滿足防災減災、防汛抗旱重大決策服務。

  “科學調度讓巴河及渠江沿岸城鎮洪水淹沒線降低近2米,讓由天然狀態下可能產生的30年一遇洪水降至20年一遇洪水?!被叵肫鸾衲昵饔虻谝粋€編號洪水過境達州,唐印心有余悸。

  7月9日至11日,渠江流域達州、巴中普降大到暴雨。在此次降水過程中,預警中心連續向渠江防指發布6期公報。根據該公報,渠江防指迅速組織水文、應急等部門聯合會商,結合水情資料,提前調度轄區內的江口、九節灘等4座關鍵性電站“放水騰庫”,并對上游平昌境內雙灘電站下達調度令,提前預泄防洪庫容0.9億立方米,5座電站共預留防洪庫容2億立方米,有效實現“7·11”強降雨提前削峰。

  與氣象臺針對某一地區可能到來的災害性天氣向社會發出的氣象預警不同,公報是預警中心針對渠江流域可能存在的重要汛情向渠江防指提供的專門服務產品,其內容包括雨情實況、天氣趨勢,為該流域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防御提供全面的監測數據和對策建議。

  “準確把握流域降水的起始時間、強度和未來趨勢,才能為其后的水文預報提供科學依據,進而為后續調度計劃贏得更多先機。”在唐印看來,公報提示的雨情信息是防汛調度的“基石”。

  “渠江流域氣候形勢復雜,做預報就像啃‘硬骨頭’?!庇谥窬旮嬖V記者,每次降水過程中首期公報發出后還要及時跟進、滾動預報,根據最新雨情和雷達云圖等實況資料,不斷確認和更新降水落區和量級,為渠江防指采取調整調度措施提供決策參考。

  8月8日,達州經歷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首場區域性特大暴雨,城區降雨量渠縣334毫米、大竹325.3毫米,均打破建站以來達州城區日最大降雨量。在這場來勢洶洶的雨情到來前36小時,預警中心逐兩小時預報“上線”,提示:預計7~9日渠江流域將陸續出現強降水。

  隨著過程來臨,受副熱帶高壓影響,此次過程強降水區域集中至流域內州河下游。“結合中期氣候預報,八月中旬僅13日前后有次大到暴雨過程,流域其余時段出現強降水可能性較小,多分散性陣雨,上游水庫可以進行蓄水?!?日13時,預警中心綜合研判雨情后向渠江防指建議,對流域上游水庫采取蓄水措施,渠江防指隨即下達相應調度令。

  對于預警中心預報員們來說,每一次降水過程,都是一場不分晝夜的“硬仗”。14日下午,在完成“8.7-8.9”“8.12-8.13”兩輪強降水過程工作復盤總結后,于竹娟長舒一口氣。(圖片由達州市氣象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