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活躍度穩步提升

  我省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活力顯現。截至6月末,我省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突破700萬戶、達到707.96萬戶,同比增長11.7%;其中私營企業176.12萬戶,同比增長20.0%;個體工商戶522.06萬戶,同比增長9.4%。市場主體密度有所增加,每萬人民營市場主體數達到868家,比2020年底增加54家。新設立主體出現分化,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新設立62.28萬戶,同比增長3.4%;其中私營企業新設立22.08萬戶,同比增長20.6%;個體工商戶新設立39.94萬戶,同比下降3.78%;農民專業合作社新設立2659戶,同比下降36.74%。

  分市州看,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總量第一位的成都共有296.95萬戶,同比增長15.3%。宜賓增速最高,同比增速達16.6%,兩年平均增速達20.82%。宜賓占比也最高,民營市場主體占全部市場主體比重達98.14%。另一方面,48.0%的新增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集中在成都,約29.91萬戶,其次為宜賓,占7.2%、約4.5萬戶,其他市州占比在0.8%至4.2%之間。

  民間投資增速放緩,一三產業投資增速高于二產

  我省民間投資總體保持增長態勢,個別市州出現負增長,市州之間民間投資存在水平分化。2021年上半年,全省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1.7%,比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2.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6.4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速8.1%,比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兩年平均增速低1.3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47.6%,比上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民間投資增長31.9%,第三產業民間投資增長11.1%,接近全社會投資水平;第二產業民間投資增長8.9%,工業民間投資增長8.6%,明顯落后于全社會投資水平。與全國層面對比,上半年我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高出全國1.3個百分點,但我省民間投資同比增速低于全國3.7個百分點。

全省民間投資與分產業增速(%)對比全省民間投資與分產業增速(%)對比

  分市州看,民間投資同比增速方面,樂山(29.2%)、攀枝花(24.7%)、南充(23%)位列全省前三位;4個市州出現負增長,分別是綿陽(-3.5%)、瀘州(-5.9%)、甘孜(-8%)、巴中(-38.8%)。從兩年平均增速來看,達州(25.48%)、南充(22.30%)、攀枝花(17.33%)位列全省前三位。從民間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來看,13個市州占比在全省水平(47.6%)之上,德陽(66%)、眉山(65.4%)、達州(57.5%)排在全省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