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立楊 鐘旭娟)在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徐邦林家里,從客廳、臥室到書房,到處都能看到他的特殊藏品——各種不重樣的煙標,不同時期的包裝盒、標注內容、廣告提示都不同。
據介紹,徐邦林收藏了11000多個品牌6萬余個煙標,很多還是已經停產幾十年的香煙品牌。如早已銷聲匿跡的“瀘州牌”“藺煙”“敘煙”等,這些煙標,記錄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瀘州的發展印記,也算是時代變遷的見證者。
走進徐邦林書房,只見書柜里整整齊齊地碼放著一摞摞文件夾。封面上,分門別類地記載著煙標的種類:名山大川類,如泰山、黃山、武當等;動物類,如熊貓、金雞、五牛等;植物類,如藺草、川貝、紅梅等。
文件夾里存放著折疊整齊的煙標,不僅有各種各樣的品牌,還有同一品牌系列下的不同圖案。徐邦林說,由于煙標品種太多,有的是按年份、生產廠家分類,有的是按建筑、山水、動植物等系列分門別類歸納,以利于平時查找或親朋好友觀賞。
徐邦林收藏的煙標不分等次,只要是自己沒有的,他就會收藏起來。其中,還有多種煙盒,軟盒、硬盒,有長條形的,也有正方形的。
煙標收集過程中,徐邦林還專注收集不同系列、版式的煙標。通過多方渠道了解到上海有個民間煙標收集協會,他就采用信件方式交流,與標友互換手中多余的煙標。后來,通過標友饋贈、交換、購買,收集到的煙標數量逐年增加。
同時,朋友和家人都知道徐邦林有收藏煙盒的愛好后,每當發現“新鮮貨”,就會給他留下甚至買下來送給他。“我的收藏離不開家人、朋友的支持。”徐邦林說。
從上世紀60年代簡陋的軟煙標到后來的硬紙煙盒,只要是能收集到的,徐邦林都要“攬入懷中”。而除了收集到大量的外地煙標,也特別注重本地煙標的收集。在他眼里,這些本地煙標,見證了上世紀瀘州經濟發展的軌跡和獨屬于這個時代的印記。
1987年古藺卷煙廠建成投產,初期設計生產“藺煙”“藺草”“普照山”“雙溪”4個等級系列品牌卷煙,后來又設計生產“鴻達”“吉利”等品牌;同年,敘永卷煙廠也投入生產,設計生產的“敘煙”“婉容”“丹山”等品牌香煙相繼誕生;1991年,古敘兩個卷煙廠關閉并組建瀘州卷煙廠,隨后又有“瀘州”“江梅”“沱江”等香煙出現。
本土煙廠投入生產,曾一度為瀘州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但是,隨著全國煙草行業的政策和經營制度逐步規范,卷煙生產的各項指標要求越來越嚴格,瀘州卷煙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在徐邦林看來,搞收藏純粹是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他收藏煙盒的興趣在于從煙盒的演變中,去發現歷史前進的軌跡。
煙標雖小,除了香煙本身的歷史和相關政策的演變外,它還記載了各個時期的工藝技術水平。“不同時期出產的香煙盒,它的紙張使用的材質、印刷著色的方法、煙標設計的風格等等方面都是不一樣的。內行只要用手一摸就能知道它是什么年代生產的。”徐邦林說。
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國產香煙主要以短支為主,煙盒是采用普通印刷紙包裝;80年代末,市場上出現更適合攜帶的硬盒包裝卷煙,而煙標印刷、包裝也更精美。
在短支、軟包裝香煙盛行的年代,卷煙生產門檻較低,人們對吸煙有害健康毫無認識。隨著社會的發展,從1986年起,卷煙包裝盒上開始標注焦油含量,過濾嘴香煙盛行;1989年,卷煙包裝盒上出現“吸煙有害健康”的提示語,但是位置并不明顯。
如今,生命健康越來越被注重。近年來,“吸煙有害健康”的提示語標注已被移到煙盒正面三分之一的位置,而且標語的內容更加具有告誡性,從簡單的六個字變成“吸煙有害健康,盡早戒煙有益健康”再到現在的“吸煙有害健康,戒煙可減少對健康的危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