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開發屢錯屢犯 專家建議科學決策

  督察組指出,地方制定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本意是為了保護水源地,但眉山市及仁壽縣在實際操作時卻搞變通,違反規定為開發讓路。

  一名當地干部向記者表示,對于黑龍灘水庫,這些年也采取了許多保護性措施,比如,為了保護水質,當地政府于2018年出臺了“史上最嚴禁釣令”。

  “黑龍灘水庫風景優美,有這樣好的環境支撐,我們希望打造高品質的居住環境,引來人才、吸引投資,促進地方發展,初衷也是為了周邊群眾?!边@位干部也承認,如此大體量的開發必然會擴大水庫附近排污總量,增加生態隱患,接下來一定認真研究妥善處置方案、系統規劃整改。

  據了解,眉山市這起案例并非孤例。記者梳理發現,早在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中,就多次點到保護區或其他生態敏感區內違規開發建設的問題,比如2017年安徽巢湖流域沿湖開發項目。而本輪第四批督察中,又出現類似的典型案例,環保風暴之下部分地區仍抱有僥幸心理,觸犯法律紅線。

  針對此類情況,專家建議,地方應明確規定在準保護區范圍內哪些項目可以建,哪些不能建,避免在執行中發生偏差,造成爭議。同時編制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三線一單”,保護周邊生態系統安全。

(圖為拆除區域遺留的建筑墻體。 新華社記者 康錦謙 攝)(圖為拆除區域遺留的建筑墻體。 新華社記者 康錦謙 攝)

  仁壽縣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黑龍灘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內所有建設項目均已暫停施工,這幾天,他們正搶抓秋季植樹良好時節,組織大規模植樹,加快恢復生態涵養林。(記者康錦謙、尹恒、王岱、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