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可見:從“被動履責”到“主動盡責”
“責任不明晰、不落實是最大的安全隱患,此次專項行動的重點就是集中整治安全生產責任不落實的問題。”應急管理廳安全生產協調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檢查對象不僅是企業,更是監管部門,一方面嚴查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另一方面整治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問題。
“強化監管執法、嚴懲違法行為是職責所在。對違法行為敢于‘亮劍’,這樣才能確保監管責任的落地落實。”瀘州市江陽區安全生產監察執法大隊大隊長郭軍說道。針對執法檢查發現的問題隱患,該區各執法部門對69家生產經營單位采取現場緊急處置,立案61起,處罰款(含委托執法處罰)157.2萬元,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震懾,切實為安全生產守牢最后一道防線。

走進南充市新希望飼料有限公司,安全警示標識牌隨處可見。“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打卡’,檢查企業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到實處。”該公司專職安全員蔣萌介紹說,公司在建立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還動員全體員工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定期組織開展員工安全教育培訓宣傳,組織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等,為的就是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到實處。
同步可行:從“執法檢查”到“普法宣傳”
“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第5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在遂寧市,該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將一場執法現場變為普法課堂,執法人員現身說法為企業負責人上了一堂生動的“安全課”。
“執法檢查的目的不是處罰,執法更是普法。”應急管理廳綜合執法監督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開展專項行動的過程中,各地通過現場執法向企業普法,邀請專家開展培訓,發放宣傳資料,將安全生產政策法規、安全知識帶到現場,傳遞到一線。

成都則采取“執法+培訓”的方式,縱深推進執法檢查取得實效。近期,成都雙流區應急管理局在對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檢查中,執法人員結合事故案例對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項、粉塵涉爆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向企業負責人進行解讀,并向企業送去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知識宣傳冊。截至目前,雙流區應急局在執法過程中送出安全知識宣傳冊4000冊,邀請專家對轄區52家企業開展精準化指導服務,培訓網格巡查隊員100余名。
尋求破題:從“檢查除患”到“破閉環難”
“‘創安2021’監管執法專項行動是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專項行動的抓手之一。”應急廳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在專項行動中,各地通過開展各類安全生產執法檢查行動,向違法違規行為出重拳,依法進行嚴厲打擊。
近日,簡陽市雷家鎮應急辦工作人員發現驚險一幕。該場鎮某居民自建房施工現場的工人不帶安全帽、不栓安全繩、無腳手架,在高達十幾米無任何防護措施的平臺邊緣隨意走動,雷家鎮工作人員當即叫停了不安全行為,并通過現場播放違規操作視頻、結合其他事故案例、下達整改通知書等方式對負責人和現場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將該處存在的安全隱患悉數告知負責人,使其明白當前施工情況的危險性及整改的必要性,并給出具體整改措施,要求其立即停工對上述安全隱患進行整改,未整改完畢不準動工。
“這是堆放的什么東西?消防通道不許堆放雜物,大量的貨物讓消防通道不暢,請你們馬上整改。”這樣的場景在檢查過程很常見。“消防通道堵塞,萬一發生火災會嚴重影響人員疏散,極易形成傷亡事件發生。”隨行檢查的省應急廳工作組現場督導,“對于整改情況,應急部門必須持續跟進,直到隱患完全消除。”
“安全生產集中整治不僅要查,重點在治。隱患源頭治理是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的有效手段。”省安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將全面梳理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專項行動發現的問題隱患,集中組織開展“回頭看”,嚴格實行“清單交辦、跟蹤督辦、整改銷號、閉環管理”,強力推動事故風險隱患“清零”,確保問題隱患整改徹底,堅決防止因整改不到位釀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