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肖瑩佩

  今年初,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稱“同城化辦公室”)確定了首批8個成德眉資交界地帶融合發展精品示范點,力爭通過示范點實踐中先行先試、率先突破,以點帶面帶動交界地帶加快融合發展。

  大半年過去,這8個項目進展如何?

  9月24日,首批成德眉資交界地帶融合發展精品示范點“回頭看”現場評審會舉行,8個示范點涉及的部分區(市)縣分管領導或部門負責人,從建設成效、推進舉措、創新做法、下步打算等方面,對具體推進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

  省同城化辦常務副主任尹宏表示,此次評審會旨在積極營造比學趕超、互促互進氛圍,通過單位自查、實地查驗、集中評審等環節,對交界地帶首批精品示范點建設情況進行階段性總結,推動各示范點間學習交流、加快探索。

  下一步,這些精品示范點位將繼續探索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相關舉措,力爭成為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實驗基地”、政策落地的“檢驗車間”、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為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提供創新動力。

  8個精品示范項目取得了怎樣的階段性成效?來了解一下——

  簡雁樂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圍繞建立健全跨區域統籌機制、多元主體聯動機制、利益聯結機制等,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聚焦設施、產業、生態、軟環境等重點,已布局重點項目18個,總投資62億元,累計完成投資5.8億元。

  蒲丹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以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為推動交界地帶融合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共同推進蒲丹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建設,今年以來,示范點共接待游客約150萬人次。

  青廣教育城融合發展示范點: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助推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建設,促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共建公園城市示范區。

  彭什川芎現代農業園區:以川芎開發為主導,著力推進中醫藥行業“全鏈發展”“三產聯動”,創新營造以川芎為鮮明特色的“中藥+”應用場景,初步形成了“區域共通、產業共融、平臺共建、資源共享、園區共營”的跨區域發展格局。截至目前,園區川芎聯片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輻射帶動面積超20萬畝,2020年川芎藥材年產量近3萬噸、年產值近8億元,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達到75%以上;除種植外,園區還集聚了成都天地網信息技術限公司、四川新綠色藥業等中藥材精深加工、商貿類企業5家,創造就業崗位約1500個,帶動園區所在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萬元。

  成眉新區產城融合發展示范點:截至今年8月,眉東新城規劃融合交界地帶基礎設施項目6個,總投資50億元;成都東部新區在董家埂鎮融合交界地帶規劃總投資1000億元的未來醫學城產業項目。

  籍視“產業+生態”融合發展示范點:以籍視“產業+生態”融合發展示范點建設為抓手,在產業發展、生態環保和治安建設等方面深化協作,以點帶面高質量推動交界地帶融合發展,提升區域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