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四川稻城皮洛遺址一個正在發掘的探坑(9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謝佼 攝這是四川稻城皮洛遺址一個正在發掘的探坑(9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謝佼 攝

  (記者 謝佼)9月27日,隨著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進展發布,人們對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的皮洛遺址有了更多了解。

  稻城縣城外兩公里處的皮洛階地,海拔近3800米,位于金沙江二級支流傍河旁,三面環水,一面靠山。遠方是古冰川漂礫的遺留,近處為青草覆蓋,溪流蜿蜒而下沖蝕出溝壑。層云飄過,牛羊低首吃草。

  科研人員在100萬平方米遺址范圍中試掘200平方米,發現了多個人類活動剖面和用火、打制石器的遺跡,發現石制品近萬件,其中有大量精美手斧、薄刃斧等研究樣品。

 這是在四川稻城皮洛遺址發現的手斧(9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謝佼 攝 這是在四川稻城皮洛遺址發現的手斧(9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謝佼 攝

  手斧最早發現于法國,雙面打制、左右對稱,又稱阿舍利遺存,其器形規整,工藝精湛。近年來,廣西百色、湖北鄖縣(現鄖陽區)與丹江口、陜西漢中與洛南、山西丁村等地區先后發現阿舍利文化遺存。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蘭州大學、四川大學等科研機構在青藏高原上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早期人類征服高海拔極端環境的歷史過程成了研究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