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社區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社區

  “加”:

  雖然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分散不同區域

  但通過重構管理體系,“相加”成為統一體

  理順管理體制,成為試點的首要任務。

  為此,在2018年10月29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后,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于當年11月加掛“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牌子,實行國家林草局與省政府雙重領導,以省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2019年1月,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7個分局同時在成都、綿陽、雅安、廣元、阿壩、德陽、眉山掛牌,作為省局派出機構,實行省管理局與市(州)政府雙重領導,以市(州)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揭牌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揭牌

  同時,分局以下整合各類保護機構設立管理總站。至此,四川初步形成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省管理局—管理分局—管理總站”的三級管理體系。同時,合理劃定公園邊界,將最應該保護的地方保護起來。

都江堰集體林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小區巡護隊野外合影都江堰集體林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小區巡護隊野外合影

  不僅是行政管理體制,在司法管理方面也有創新。

  咚咚咚——隨著法槌敲響,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綿陽片區法庭審理一起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案件,被告人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這個法庭就來自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試點中,四川設立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法庭,并在成都、德陽、綿陽、廣元、雅安、眉山及臥龍設立片區法庭,成立大熊貓保護生態檢察官團隊,探索大熊貓國家公園涉環境資源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三審合一”審判模式。

  “由片區法庭審理專門案件,是四川理順和推動國家公園管理和綜合執法的新嘗試。”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試點規劃中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占國家公園總面積的74%,涉及多個市州及各類自然保護地。此前,保護地機構重合、權責不一成為管理難點。

  管理體制理順后,即便分散在全省不少區域,大熊貓國家公園也宛如一個整體,執行同一套嚴格的準入“門檻”和管理標準。

大熊貓國家公園(什邡園區)科普宣教中心大熊貓國家公園(什邡園區)科普宣教中心

  走進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片區瓦屋山區域,記者看到一根界樁,上面寫著“大熊貓國家公園功能區界、一般控制區”。“無關人員禁止進入控制區。”洪雅縣國有林場團寶山管護站黨支部書記趙海軍說,區域內人員排查力度較之前大大增強。

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片區瓦屋山區域埋設界樁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片區瓦屋山區域埋設界樁

  目前,各片區與試點區村社簽訂集體所有自然資源合作保護協議300余份,將村集體所有、個人承包集體土地作為國家公園管理對象,實現近4000余平方公里集體土地統一管理。

  各片區聯合森林公安還在試點區開展行動,重點打擊試點區非法占用林地、盜伐濫伐林木、獵捕和破壞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涉林違法犯罪行為。“我們成立了綜合執法支隊,整合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環境局、林業局等部門198項行政處罰事項,探索綜合執法新模式。”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片區有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