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三:新路徑

  《規劃綱要》提出九大重點任務。對比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成渝的路徑有何不同?

  《規劃綱要》提出,構建雙城經濟圈發展新格局、合力建設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協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共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聯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共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九大任務。在丁任重看來,對比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成渝的發展階段不同、資源稟賦不同,發展路徑有同有異。

  先看相同點。上述4個區域都是跨區域經濟區,既然跨區域,就需要協調協同發展,因此中央再三強調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統一部署、一體化發展,從具體任務安排看,協調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共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4個經濟區基本一致,都突出協同。

  再說不同點。首先,中央對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3個地區要求“率先”發展,而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出“加快”發展?!斑@是因為我們所處發展階段不一樣,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3個地區是名副其實的全國經濟增長動力源,而川渝地區經濟總量加起來只占全國的6.8%,比重還很小,雙方差距還很大?!倍∪沃卣f。

  其次,中央對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3個地區強調“國際國內協同發展”,“因為他們國際化程度高。相較而言,對成渝更多強調‘融入國內大市場’,在對外開放方面,主要強調開放“基礎設施”建設。”丁任重說,對成渝而言,當務之急是加快發展,做大經濟總量,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增長極和動力源。與此同時,完成好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共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等具有“本土特色”的任務。

  湯繼強認為,盡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當前經濟實力與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差距明顯,但近年后發優勢明顯,依托其綜合匹配優勢,完全可望釋放出我國重要內陸腹地的巨大潛能?!昂蟀l優勢,可以少走一些別人走過的彎路,在新發展理念下,高質量發展,高起點起步?!睖^強說,《規劃綱要》提出的九大重點任務,對唱好雙城記、融入雙循環來說,要注意區分“輕重緩急”,從任務安排來看,川渝合力建設現代基礎設施網絡,特別是構建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當務之急,也是唱好雙城記的“破冰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