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是西部水資源的重要來源。由于氣候變暖等原因,達古冰川在近50年內消融了70%,對水安全和下游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影響?!蓖躏w騰說,為此,采取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保護冰川區域生態迫在眉睫。

  這不是達古冰川第一次“蓋被子”。去年8月,王飛騰就帶領科研人員在海拔5000米左右、千年冰齡的冰川上蓋了500平方米土工布材料的“被子”,以防陽光照射下冰川出現消融。

 2021年10月15日,科研人員在四川達古冰川進行“蓋被子”實驗。(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 2021年10月15日,科研人員在四川達古冰川進行“蓋被子”實驗。(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

  “效果十分明顯,一年來,‘蓋被子’的區域減緩冰川消融厚度達1.5米。”王飛騰說,“而此次蓋的納米材料的‘被子’,效果會更好,對陽光的反照率預計達到90%以上,還易于回收。”

  據介紹,減緩達古冰川消融試驗科考工作在達古冰川景區內的17號冰川開展,試驗科考內容除了減緩、定量觀測冰川消融,還包括探尋冰川保護與冰川旅游資源開發的相互作用,全面尋求冰川保護與合理開發的結合點。(記者高健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