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動作 加速淘汰更新低效母豬
面對低迷的生豬市場,今年7月9日,四川省出臺了穩定生豬生產十條措施,從養殖、加工、市場、金融、財政、土地及疫病防控等關鍵環節,提出了一攬子切實措施,確保全年完成4000萬頭存欄任務和5800萬頭出欄調度目標。
進一步做好豬肉收儲準備。省發展改革委已會同省級相關部門商定,當四川省豬糧比價連續1個月處于5:1-4.5:1之間或低于4.5:1時,或國家層面發布過度下跌一級預警,明確收儲任務時,及時報省政府批準后,落實省級政府凍豬肉儲備任務。
進一步鼓勵企業開展豬肉產品加工。支持肉制品加工企業在建項目盡快形成產能、已建成項目提檔升級。及時破解制約加工產能釋放的困難。支持加快冷鏈倉儲體系建設,提升豬肉及制品商業儲備能力。
進一步夯實財政支撐。統籌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動物防疫等補助經費和省級財政現代農業發展工程轉移支付等相關資金,在不突破大專項管理前提下,除約束性任務外,資金可由各地結合實際使用。
進一步穩定信貸支持。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機構要做好對生豬養殖主體特別是自繁自養農戶的擔保支持,維持對生豬養殖項目0.5%的低擔保費率,持續對展期、續貸的生豬養殖主體提供穩定的擔保,切實做到應擔盡擔。
進一步提能力升保險保障。對符合政策、自愿投保的養殖戶,做到愿保盡保。
對此,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長盛毅表示理解,“豬肉是民生產品,政府通過各項調控措施以更好地保障市場穩定。在大數據和新興的信息技術普及程度較高,以及已形成的較靈活有效的價格、流通、倉儲機制下,用大數據刻畫生豬養殖行業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匹配相關政策,有利于及時、精準調控,盡量減少豬價波動幅度和其對生豬生產造成的影響。”
金融投資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目前已有不少企業開始了行動。從短期看,一是采取降低出欄體重以減少虧損的策略。二是部分生豬養殖企業通過參與衍生品套保,鎖定利潤。從中長期看,一是固本強基。溫氏股份表示,公司繼續提升存欄母豬質量,以滿足公司肉豬養殖生產計劃需求,并持續提高肉豬育肥環節飼料轉化率和上市率。天邦股份也表示,加速淘汰更新低效母豬。二是嚴防動物疫病。牧原股份提醒業內同時需要注意非洲豬瘟,因為市場供求關系可以隨著時間而逆轉,而動物疫情則有可能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