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 四川在線記者 陳松
近日,樂山市五通橋區委巡察干部再次踏入該區西壩鎮高峰村。他們此行的目的市回訪巡察整改情況。走進高峰村,沿途翠綠欲滴的莊稼已被飽滿的稻穗壓得低了頭,村民穿梭在玉米地里忙著收割,繪就出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老鄉,看樣子今年用水問題解決了吧?”巡察干部問。
“解決了,水通了,還得感謝你們幫忙,有水就有好收成,有水就有好日子!”村民滿面笑容地說到。
此情此景讓巡察干部們倍感欣慰。
圍繞高峰村生產用水,還有一個感人故事。
“目前群眾最集中的訴求就是希望解決生產用水問題。。。。。”去年7月,區委第一巡察組進駐西壩鎮高峰村,在聽取鎮黨委、鎮紀委對高峰村的介紹后,對高峰村進行了初步畫像:一個缺水的市列貧困村。
![西壩鎮紀委書記楊琴到高峰村檢查蓄水池運行情況(攝影:楊勇)](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10/w550h260/20211023/d109-f5711aa92b6e1102ab19d399d116f04d.jpg)
高峰村地如其名,地勢高、山峰多,是西壩鎮最偏遠的一個村,受客觀地理條件影響,達不到引入自來水的條件,導致季節性缺水現象較為突出。多年來,村民都靠山泉水解決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這段時間天天大太陽,看到地里的莊稼都要干死了,我們也只能干著急,明年干脆不種地去打工算了。。。。。”冒著炎炎夏日,在一次次推開群眾的家門,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談后,高峰村的實際情況在巡察干部的腦海中更為具體。
“群眾生產用水遲遲得不到保障,你們是否存在履職不到位的問題?”在高峰村干部問政會上,巡察組將生產用水難問題向鎮、村干部提出。“我們前期已多次調研,要解決生產用水問題要修建十余個蓄水池,還要鋪設幾千米管道,需要大量資金,我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鎮、村干部的詳細解釋下,巡察組意識到,缺水問題嚴重制約高峰村脫貧振興,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光需要鎮、村的努力,更需要區級部門的大力支持。
很快,兩份巡察問題整改交辦函經區委巡察領導小組同意后,印發至五通橋區水務局和聯系西壩鎮高峰村的五通橋區人民法院,要求這兩個部門牽頭解決高峰村群眾用水難問題。同時,區紀委監委將該問題列入監督檢查的重點內容,對項目進度開展同步監督。
實地調研,溝通協調,制定方案,爭取資金。。。。。。經過近半年努力,13口蓄水池、5000米管道在高峰村落地生根,四通八達的管道猶如“毛細血管”,源源不斷為高峰村的土地輸送著源頭活水,惠及400余戶1100余人。
圖片由五通橋區紀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