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位競爭 高質量發展制造業

  《綱要》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對于這個“命題”,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郭正模認為,“無論重慶還是四川,目前的制造業尚處于低水平、低層次、低效益狀態,高質量發展制造業十分迫切?!?/p>

  郭正模建議川渝兩地錯位發展?!氨热?,‘三線’建設時期,大量的軍工、電子企業在四川布局,使四川省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同時,電子科技大學每年有上萬名電子信息專業的大學生、研究生畢業,成都、綿陽可以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p>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產業,從集成電路到顯示屏,從軟件到網絡安全等,產業鏈長,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大?!惫7Q,目前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了四川省第一個年產值超萬億的產業。

  “重慶市聚集了眾多汽車企業,在汽車制造業方面的底子比較厚實,重慶可以在這方面多下功夫?!惫M瑫r認為,高質量發展制造業關鍵在于走內涵式擴大再生產之路,而不要盲目擴大規模,亂鋪攤子。

  《綱要》提出,研發在中心、制造在周邊、鏈式配套、梯度布局完全符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際。對此,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戴賓表示,規劃范圍包括重慶市的27個區(縣),四川省的15個市,發展制造業,不只是成都、重慶兩個城市地區的事情,還需要上述地區共同發力。

  《綱要》要求整合優化重大產業平臺。發揮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旗艦作用,加快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及其他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建設,推動成都天府臨空經濟區建設。

  對此,戴賓認為,上述被《綱要》點名的產業園區,都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頭部園區,具備了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體制機制現代化等優勢,理應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制造業的“排頭兵”。

  高效特色農業或重振雄風

  《綱要》提出,支持川渝平壩和淺丘地區建設國家優質糧油保障基地,打造國家重要的生豬生產基地、渝遂綿優質蔬菜生產帶、優質道地中藥材產業帶、長江上游柑橘產業帶和安岳、潼南檸檬產區。推進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川菜產業和竹產業基地。發展都市農業,高質量打造成渝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區。

  對此,長期從事農業經濟研究的郭正模坦承,原來的四川(包括重慶市)是全國高效特色農業地區之一,但后來由于主觀和客觀原因,一些產品或項目已經被淘汰出局了,如水稻、小麥已經被河南、安徽所替代。相信隨著《綱要》的落地實施,川渝地區現代高效特色農業有望重振雄風。

  郭正模認為,應該“抓大不放小”。抓大,穩定生豬生產基地,盡管目前生豬市場低迷,但這是“豬周期”的原因,同時,穩定生豬生產基地是民生工程,具有戰略意義。不放小,比如,繼續發展眉山泡菜、郫縣豆瓣等,小商品有大市場。

  《綱要》提出,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共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支持建設西南特色作物種質資源庫、西部農業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等,推動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利用,建設區域性畜禽基因庫、畜牧科技城、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

  《綱要》提出,大力拓展農產品市場,積極開展有機產品認證,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做強地理標志農產品,強化農產品分揀、加工、包裝、預冷等一體化集配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建設一批重點網貨生產基地和產地直播基地。建設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周濤認為,四川發展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必須突出“現代”特色,這個特色不僅是生產技術方面的,還包括應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產品溯源,應用電子商務進行營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