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對試驗區的冰川進行形態測量。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http://n.sinaimg.cn/sc/crawl/140/w550h390/20211025/34c2-8bc5d48e354d2f1cd10002603735e098.jpg)
太陽輻射帶來的溫度上升,是造成冰川消融的罪魁禍首,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就離不開SRM這門學科的介入。
SRM是通過人工干預的方法,減少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從而給地球降溫,屬于地球工程的一種。目前,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SRM設想,比如向地球和太陽中間發射反光鏡、向海洋上空的云層噴灑海鹽、往平流層注入氣溶膠、在沙漠中安裝反光鏡等。從模擬結果來看,SRM理論上有潛力使地球降溫,但不確定性很強。
“被子”材料第一次選了土工織布
最新的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指出,至少到本世紀中期,全球地表溫度將繼續上升。除非未來幾十年內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否則21世紀的全球升溫將超過1.5℃和2℃。IPCC報告也指出,截至2020年,各國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所減排的溫室氣體,不足以將全球溫升嚴格控制在2℃之內。全世界部分科學家呼吁,要嚴肅考慮SRM的可行性。
去年8月5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人的科研小分隊登上達古冰川做了一項科學試驗。研究團隊用在冰川表面鋪蓋隔熱反光材料的方式,在達古冰川海拔約5000米的冰川消融區建立了一個500平方米的冰川試驗區。這次,科研小組選取在冰川表面鋪蓋5至8毫米土工織布的方式進行試驗。此次試驗是中國科學家在面對冰川消融問題上首次應用地球工程學措施開展的科學試驗。
“目前,在應對冰川消融的工程措施方面,相關研究極少。之前國家從節能減排、阻止氣候變暖方面著手保護冰川,我們將這兩個問題合為一個行動方案,從具體方式直接針對冰川進行保護。”王飛騰解釋。
據王飛騰介紹,此前奧地利和瑞士都曾做過類似緩解雪場、冰川消融的試驗。科學家將白色的羊毛毯覆蓋在冰川上,通過遮擋和反射太陽輻射來達到緩解冰川消融的目的。“其效果還處于定性的描述上,沒有定量分析。”王飛騰說,所以他的研究團隊決定做一次試驗,驗證鋪設材料到底能對冰川消融產生多大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