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在河里打樁、周邊河水清清沒有污水外泄,在山上打洞、洞口的綠樹依然郁郁蔥蔥……10月25日至26日,蜀道集團2021年建設項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召開,并用一天的時間走訪參觀了瀘定至石棉高速公路(簡稱瀘石高速)的建設一線,四川在線記者在現場看到了這些“稀奇”的場景。
零排放,涉水施工不污染江水
位于大渡河上的瀘石高速得妥特大橋,要在江里建幾個橋墩,其施工流程是先打樁、再澆筑墩柱。樁基深入江底,建設正在沖樁施工,施工棧橋上,機器轟鳴,橋下江水清清,不見污水外泄。
“這個泥沙分離機讓建設實現了‘零排放’。”項目經理陳甫君指著一臺正在作業的機器說,只見含水的沙石依靠機器的震頻緩慢爬到洞口,并墜入鋼箱之中。原來,施工時,水流沖洗樁基形成的泥漿被抽起進入泥沙分離機,顆粒大的砂石被初篩出來,剩下的泥漿通過布設好的管道進入位于岸上的沉淀池,通過壓濾機等設備再次過濾;壓濾機過濾出清水和固體顆粒,固體顆粒被壓成泥餅。
所有分離出的污物都有去處——石子和細砂回收到料場,作為混凝土制作原料;過濾出的清水可作為罐車清洗、場地沖洗以及拌合站沖洗用水;泥餅用作路基填土或綠化用土。
位于岸上的沉淀池不僅處理沖樁施工收集的污水。瀘石公司瀘定代表處處長閆紅光介紹,生產一線所有的生產、生活污水,都經管道接入沉淀池,分離出泥餅和清水,進行循環再利用。
污水零排放、固廢全部回用。目前,瀘石高速建設全線已實現了生產、生活污水“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