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魚有草到人水和諧

  “十四五”前景可期

  從技術角度講,地表水環境Ⅲ類水質標準已滿足人體直接接觸對水質的要求了。十四五規劃中,四川省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致力于建立以Ⅱ類水為主體的治理體系,可以說非常鼓舞人心。

西昌瓊海西昌瓊海

  河研會相關人員認為,這一目標是基于對水生態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水生態環境不僅是人類生存本底也是社會公共產品,與人民群眾生活滿意度、收獲感密切相關。其次,得益于經濟發展水平,政府、社會資本等相關方能夠在流域環保領域持續增加投入。

  但困難也很具體,河研會相關人員舉例說明,比如一些中小水電站沒有準確及時上報并配合接受生態下泄流量監管,導致部分水電開發工程對水域生態流量保障依然有消極影響;由于歷史原因,相當數量化工企業緊鄰大江大河,隱患風險居高不下;城市污水管網病害、鄉鎮污水管網缺失等問題都有待解決……

  四川大學建環學院教授、河研會會長唐亞提出,政策主導的生態環境保護的優勢是否還有繼續發掘的空間,社會民間和市場如何發揮各自的功能,補充行政力量不足,需要在“十四五”有更充分的回應。

巴王海巴王海

  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劉新民認為可以從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深化該項改革的角度,讓市場和政府更好的結合,譬如,研究編制“生態環保項目投融資技術要點與流程”,規范環境權益初始分配,通過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助力綠色產業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