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平 文/圖

  小時候的河道是我們游泳嬉戲捕魚摸蝦的游樂園。如今,它不僅難以親近,在汛期還成為必須遠離的“危險”。今后,鄉愁將可重溫,10月30日,在岷江論壇上,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河研會)相關人員介紹,四川“十四五”期間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出臺,將逐步建立以Ⅱ類水為主體的治理體系,實現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親民景象。

青龍湖青龍湖

  從黃龍溪到錦城湖

  “十三五”成績斐然

  黃龍溪國控斷面位于府河成都-眉山交界處,是府河成都出境斷面。由于長期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不完善,缺乏系統性、常態化清淤等治理措施,府河早年水質持續惡化,幾乎就是成都的“下水道”。后來,職能部門通過污染溯源,對癥下藥,強化了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建設運營,加大了污水收集處理力度,并且在農村推動了生態緩沖帶、截污溝渠等防污措施建設。由此多管齊下,府河黃龍溪斷面水質逐步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在優良水環境支持下,“消夏戲水”成為黃龍溪古鎮最有號召力的休閑游名片。

川大荷塘川大荷塘

  錦城湖作為人工擴建的城市景觀湖,其常年充足的補水量已成為開展賽艇、帆船等水上運動的基礎。河研會相關人員介紹,錦城湖的水量、水質保持在理想水平得益于以下幾個條件:首先,它有自然河道聯通,水的流程、停留時間較長,使得污染物自然降解有了充足時間。其次,四川省于2016年出臺了《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2311-2016),要求全省涉及的337座、合計688.5萬噸/日處理規模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推進“提標”工程,要求出水主要污染物濃度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Ⅳ類水標準。根據我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Ⅳ類標準地表水已符合景觀娛樂水使用標準,錦城湖即以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湖水的重要補給來源。河研會相關人員認為,作為具有自凈化、可持續發展、能夠提供水環境支撐的錦城湖,代表著城市景觀湖的未來。

  黃龍溪國控斷面和錦城湖,是四川省 “十三五”期間長江流域水環境改善明顯的縮影。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全省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穩步提升,納入評估的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的水質逐年改善;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