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實現目標
●完成投資
綜合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2萬億元以上,其中公路水路7000億元、鐵路3000億元、民航250億元、軌道交通2200億元
●實現三網
發達的快速網(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民用機場)覆蓋94%的縣級行政區
完善的干線網(普速鐵路、軌道交通、普通國省道、內河航道)實現65%的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
廣泛的基礎網(農村公路、通用機場)實現65%的3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
●基本形成兩圈
“123出行圈”(都市圈1小時通勤、成渝地區主要城市2小時互通、毗鄰省會3小時到達)
“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實現“人便其行、貨暢其流”
近日,《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規劃》提出,到2025年,交通強省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成“四向八廊”戰略性綜合交通走廊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基本形成“123出行圈”和“123快貨物流圈”,基本實現“快速網覆蓋區縣、干線網暢達鄉鎮、基礎網連接村組”,為打造全國交通“第四極”奠定堅實基礎。
在加快建設交通強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當下,如何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全省交通運輸發展?記者采訪了《規劃》起草編制組、省交通運輸廳和省發展改革委相關人士。
看空間布局
對外“四向八廊”,內部“1軸2環3帶4聯”
從整體空間布局來看,《規劃》與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相銜接,錨定到203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先看主骨架布局。《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6軸7廊8通道”主骨架和“7+4”國際運輸通道,其中在成渝布局“3軸2廊2通道”,省委提出的“四向八廊”與此高度一致,因此規劃的對外通道維持不變。
內部通道方面,結合“一干多支”戰略和“一軸兩翼三帶”區域經濟布局,規劃布局了“1軸2環3帶4聯”。其中,“1軸”是推動成渝雙圈互動、相向發展的主軸線,“2環”是支撐成都平原經濟區內圈同城化、全域一體化和夯實成渝主軸中部發展基礎的交通環線,“3帶”是支撐成德綿眉樂雅廣攀、成遂南達萬、攀樂宜瀘沿江等3個經濟帶的交通廊道,“4聯”是強化地級行政中心連接和軸帶橫向聯系、深化五區協同的聯絡線。
《規劃》明確,建設樞紐集群、樞紐城市和綜合交通樞紐港站“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系統。成渝國際性樞紐集群方面,協同重慶共建世界級機場群、長江上游航運中心、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中心。
看規劃目標
實現“萬億三網兩圈”,重大項目按年定“清單”
作為全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總規”,《規劃》闡明“十四五”時期四川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目標、主要任務,明確重大項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舉措。“‘十四五’重點要實現‘萬億、三網、兩圈’。”相關人士表示。
“萬億”即綜合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2萬億元以上,其中公路水路7000億元、鐵路3000億元、民航250億元、軌道交通2200億元。“三網”即發達的快速網(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民用機場)覆蓋94%的縣級行政區,完善的干線網(普速鐵路、軌道交通、普通國省道、內河航道)實現65%的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廣泛的基礎網(農村公路、通用機場)實現65%的3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兩圈”即基本形成“123出行圈”(都市圈1小時通勤、成渝地區主要城市2小時互通、毗鄰省會3小時到達)和“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實現“人便其行、貨暢其流”。
為推動《規劃》落地落實,下一步,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將制定具體項目清單,優先考慮經濟社會綜合效益良好、路網效益提升顯著、要素保障有力、前期工作推進順利的項目,按照續建、確保開工、力爭開工和加快前期分類確定項目,制定年度目標任務清單。
看重點建設
新增4市通高鐵、16個縣(市、區)通高速公路
“十四五”時期,將有哪些項目“上馬”?又將帶來什么改變?上述人士介紹,基礎設施以“鐵路強通道、公路提品質、水運挖潛能、航空擴能級、郵政優體系”為發展指引,明確了六大重點建設。
鐵路發展提速度。建設高速鐵路1300公里,城際鐵路550公里,普速鐵路1940公里。建設成渝中線、成達萬、渝昆等高鐵,貫通至北部灣與昆明的貨運通道,加快建設川藏等西向通道。到2025年,鐵路進出川通道達12條、新增1條,高鐵覆蓋13個市、新增4個,為自貢、瀘州、南充、巴中。
高速公路加密度。建設高速公路項目6300公里。其中,續建3800公里,新開工2500公里。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網絡,推動高速公路向民族地區延伸。到2025年,高速公路進出川通道達37條、新增13條,高速公路覆蓋152個縣(市、區)、新增16個,有北川、九寨溝、阿壩、金口河、峨邊等。
國省干線全域升級。新改建普通國省道9000公里。加快打通瓶頸路斷頭路,有效消除與城市道路銜接“腸梗阻”。到2025年,普通國道二級(三州三級)及以上比重達95%,普通省道三級及以上比重達到65%。
農村公路通村達組。實施撤并建制村暢通工程2.4萬公里、鄉村振興產業路旅游路4000公里。到2025年,新增2萬個自然村通硬化路。
黃金水道干支直達。加快構建“一橫五縱”航道網和“兩核四翼”港口體系。到2025年,內河高等級航道達4條、新增1條(涪江)。
民用航空優化體系。實施“兩場一體”運營模式,完善成都航空貨運專用設施,加快閬中、達州等支線機場建設。到2025年,民用運輸機場建成及在建數達22個、新增5個,具體為樂山機場、廣安機場、遂寧機場、會東機場、甘洛機場。(記者 王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