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2025年,內自兩市GDP突破4200億元

  《方案》提出到2025年發展目標及2035年遠景目標。

  到2025年,內自同城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基礎設施內聯外暢,現代產業加速集聚,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公共服務全面融合,同城化體制機制高效運轉,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增強,兩市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200億元。

  交通設施網絡化全面實現——實現內自主城區之間、內自主城區到兩市毗鄰縣(市)、內自高鐵樞紐換乘3個“半小時交通圈”。

  現代產業優勢基本形成——服務成渝、配套成渝、集群成鏈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立。

  生態環境質量有效改善——以綠色工業、現代服務業、生態農業為主的綠色產業體系加速構建,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公共服務政策高度協同、制度有序銜接、標準基本統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

  同城化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同城化發展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三級工作機制全面構建。

  到2035年,實現全域同城化發展,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建成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城市和成渝地區重要的現代產業集聚區,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跨越的骨干支撐。

  路徑:實施六大重點任務,構建“雙核一帶三區”布局

  為實現以上目標,《方案》提出六大重點任務。

  推進城鎮體系融合共建。構建“雙核一帶三區”的城鎮功能布局,優化提升“雙核”(內自中心城區)的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培育發展“一帶”(內自都市綿延帶),推進“三區”(承接產業轉移創新發展示范區、威資榮城鎮協同發展區、沿富隆城鎮融合發展區)建設。

  推進基礎設施同城共網。加快建設成自宜高鐵、隆黃鐵路隆昌至敘永段擴能改造工程,規劃研究內昆鐵路內江至宜賓段擴能改造工程,研究論證重慶至自貢至雅安鐵路、內江(自貢)民用運輸機場,積極推進自貢至永川、內江至南溪、三臺至犍為、成都經自貢至瀘州擴容等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

  推進現代產業優勢共育。高標準規劃建設承接產業轉移創新發展示范區(內自合作園區),積極承接成渝、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境外產業整體轉移、產業鏈協同轉移,爭創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和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推進生態環境同城共治。共建沱江生態廊道,協同打造沱江綠色發展經濟帶,加強沱江流域水體聯防聯控和水環境綜合治理。

  推進公共服務同城共享。加強跨區域教學交流、師資互派,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和重大疫情信息互通共享,推進養老服務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推進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關系無障礙轉移,推動社保服務實現同城化。

  推進改革開放同頻共振。聯動建設新時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示范城市,推動兩市改革試點政策普惠共享,支持各類企業、社會資本參與同城化項目建設,高標準建設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江、自貢協同改革先行區,協同創建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綜合保稅區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