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11月8日,從蜀道集團傳來喜訊:由蜀道集團所屬四川路橋機化分公司承建的綿茂公路夾皮溝3號大橋全幅架通,標志著綿茂公路主體工程順利完成施工任務,為后續路面工程施工打下堅實基礎。

綿茂公路由香港援建資金和國家財政資金投資修建,項目起于綿竹市漢旺鎮,止于茂縣光明鄉,與茂北公路相接,是連接德陽市和阿壩州的紐帶,也是兩地相連的生命通道、經濟通道與國防通道。綿茂公路全長56公里,共有42座橋梁,18座隧道,分為三期建設。其中,四川路橋綿茂公路綿竹段工程項目經理部負責二期“8·13”災后重建工程楠木溝至牛圈溝段施工,該段長30.681公里,共25座大中型橋梁、15座隧道,橋隧比達94%,設計時速40公里/小時,采用二級公路技術標準建設。

“綿茂公路是我國在建地質條件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危險性最高的公路之一。”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綿茂公路具有“三多二高一復雜”的特點。“三多”,一是穿越的地震斷裂帶多,主線穿越龍門山中央、前山、后山及九頂山四大斷裂帶,工程選線及進場施工都面臨極大的困難;二是地質災害多,沿線大型坍塌58處、泥石流13處、堰塞湖1處、不穩定滑坡體6處,施工安全隱患嚴重;三是新建結構物多,二期段“橋隧比”高達94%,防護工程線長量大,技術要求高。“二高”即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高,綿茂公路穿越自然保護區,生物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脆弱;地震設防等級高,該路按8度等級設防,建成后確保“小震不壞、中震不修、大震不倒”。“一復雜”指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地震引發沿線山體崩塌,河床提高,從而給公路建設及搶通保通帶來新的課題,需要解決大量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