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明海

  成立業委會,難嗎?難!相信,這是很多人不約而同的感受。

  發起難、籌備難、備案難—— 11月10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新版《四川省物業管理條例》起草組成員、四川省住建廳物業管理專家伍三明用這三個詞來描述。

  新修訂的《四川省物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伍三明介紹,針對當前業委會成立難問題,在2012版《四川物業管理條例》基礎上,《條例》有很大變化、新增許多“新規”。他表示,隨著《條例》的即將施行, 業委會成立“三難問題”將有望得到極大解決。

  業委會成立難:

  成立比例偏低

  一些小區“十多年還成立不起來”

  業委會成立,有好難?

  一直以來,這樣的抱怨挺多:“物業進駐小區易如反掌,業主想成立業委會難““成立業委會真的難!找業主簽名費時費力,業主們都在期盼成立,只能一趟趟找街道申請“……

  同時,從近年來的各種糾紛,可以一見端倪:

  ——案例一:2015年5月,成都市成華區東方上行小區業委會成立投票選舉現場,4名不明身份的人員暴力闖入現場,毆打、阻撓,干擾業委會投票。

  ——案例二:2017年2月,媒體報道:成都市溫江八號公館業委會選舉大會,七八名自稱業主的人沖入會場,其中一人將投票箱砸爛,其余眾人將大半選票撕毀并拋撒、踩踏,致使選票無效。

  ——案例三:2021年4月,成都西三環內側“鷺島國際社區”小區業主向媒體爆料稱:該小區成立業委會需提交工商、稅務、銀行、公安、公益組織證明材料等11項證明材料和評價,建成15年的小區經過8年努力,依然無法順利成立業委會。

  伍三明表示,  這一方面,是因為陌生人社會中大多數小區業主“一盤散沙”的現實狀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相關法律法規的相對滯后和欠缺。

  伍三明介紹,實際上,在全國范圍內來看,業委會的成立比例都相對較低,“有專家指出,全中國六十余萬個居民小區,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組建了業委會”。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廣州市藍皮書研究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廣州城市建設與管理發展報告》中也顯示,當年,在廣州市3160個住宅小區中,已成立業主組織的僅有900個,占比28.5%。

  解決“發起難”:

  新增建設單位發起責任

  20名以上業主即可聯名發起

  ——首先,解決“發起難”。

  《條例》新增了建設單位發起責任,二十五條明確:建設單位應當在三十日內向物業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提出設立業主大會的書面報告,并在物業服務區域內公告。書面報告應附如下資料:物業服務區域劃分備案情況;物業服務區域內建筑物面積清冊;包括專有部分面積、業主姓名和聯系方式等內容的業主名冊;建筑規劃總平面圖;物業服務用房、業主委員會用房配置證明等。

  四川省住建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最為重要的變動,還在于業主作為發起人比例的重大調整,在符合應當召開首次業主大會會議情形之一的情況下——20名業主即可發起成立申請。原2012版《四川省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的比例為“已交付專有部分百分之十以上的業主可以聯名”,在新《條例》中明確為:“同一物業服務區域內二十名以上業主聯名可以向物業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提出設立業主大會的書面申請,并提供業主身份證明材料。”

  同時,明確了經費來源。《條例》明確,首次業主大會會議籌備經費由建設單位承擔。新建物業的建設單位應當在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或者現房銷售前,將籌備經費交至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設立的專用賬戶,供業主大會籌備組使用。老舊小區以及建設單位已經不存在的物業服務區域籌備首次業主大會會議的,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給予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