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的情況我最熟悉,現在是正需要人手的時候,這點傷不算啥子。”
“這是我們整理的數據冊,你來分配任務吧。”遞上工作材料,看著王主席忙碌的身影,社區干部柳林的心不禁感到一點痛。
百度云
讓柳林心痛的“王主席”,是錦江區總工會社會化工作者、錦官驛街道總工會副主席兼水井坊社區黨委書記王怡。疫情突如其來,本來在家中養傷的他,顧不得身上的傷,心急火燎地趕回了社區,投入到緊張的抗疫工作中。
“社區居民就是‘親人’,為他們做事再累也值得”
一大早,前往轄區企業檢查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情況;回到社區后,又緊鑼密鼓地連續召集了4場會議,研究推進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
一直忙到下午18點過,王怡神情已略顯疲憊,趁人不注意的時候,他轉身發出“嘶嘶”的聲音——傷口又疼起來了。
10天前,王怡在一次會議途中遭遇了車禍,左胸部一肋骨骨裂,醫生建議他回家靜養。
恰逢此時,成都出現新冠疫情。11月8日,接到開啟大規模核酸檢測的指令后,王怡再也在家待不住了,匆匆返回了崗位。
“那個時候,哪能在家躺得住啊。”說起自己當時的決定,王怡的眼中依然閃爍著堅定的目光。他說:“面對疫情,這個時候社區群眾最需要我們,我們就是他們的‘親人’,為他們做事再累也值得。”
“如果全部通知下樓排隊,這院里都得站滿。”
“老人和孩子晚上去排隊做核酸,夜間天氣這么冷,怎么保證他們的安全?”
王怡一邊擔憂,一邊盤算著怎么解決:分樓棟、分時段、分批次,為70歲以上的老人、小孩、孕婦、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開辟優先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