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王”下山肇事,村民忍氣吞聲
“野豬時常在糧食生產季節下山獵食,還是晚上作案,吃農戶的玉米、水稻、紅薯。”通江縣元山子村支部書記向此緒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野豬數量和為害事件逐年上升,與民奪糧的情況時有發生,給村民生產帶來了不利影響。記者同時了解到,根據2020年通江縣對野豬種群數量進行的初步調查,全縣野豬數量達到了2萬余頭。
野豬除了作為“三有”保護動物納入了《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不得擅自處理,同時具有極強的“戰斗力”,成年男子都不是它的對手。“通常就自認倒霉了。”與史興強一樣,在屏山縣魚孔村,多名農戶的田地不時遭到野豬騷擾,經濟損失程度不一。村民采用的插稻草人、敲鑼等“土方法”也很容易被狡猾的野豬識破,可謂防不勝防。
面對野豬的蠻橫,村民表示很無奈。
原本逍遙山林的“山大王”近來為何頻頻下山“肇事”?“根本原因還是生態環境的改善帶來的野豬種群迅速擴大。”屏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世雄告訴記者,以屏山縣為例,近年來隨著“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工程的大力實施,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為野生動物的生存、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野豬等野生動物種群擴大的同時需要更大的生存活動空間,另一方面也極大增加了野生動物保護的難度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