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鵬)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長李蓓26日在成都表示,為持續提升三星堆博物館的展陳水平、擴大三星堆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已啟動,下一步將高標準高質量設計建設三星堆博物館新館。
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成都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日前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為四川省公共文化領域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法規,《條例》定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李蓓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四川省文物局把全面貫徹落實《條例》與“十四五”規劃的重點任務緊密結合,將加強和推動各級各類博物館建設,包括四川博物院新館、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博物館、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宣漢羅家壩遺址博物館等,還將策劃一批文物展增加博物館吸引力,包括今年12月在金沙遺址博物館推出的“敘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和明年1月在四川博物院推出的“亞洲文明展”。
據四川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楊筠介紹,《條例》將豐富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務內容,促進歷史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立足四川歷史文化特色,銜接《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等法規,明確將傳承弘揚古蜀文明、巴蜀文化、藏羌彝文化等納入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支持挖掘整理利用古蜀文明、巴蜀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等資源,開發文化創意產品。
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落實到位、滿足民眾文化生活需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趙紅川表示,將推動公共文化陣地建設,包括重點推進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建設,推動四川省圖書館、四川省非遺館提檔升級,推進四川博物院新館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建設;還將統籌推進鄉鎮村“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中的公共文化陣地建設,打造城市“十五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十里文化圈”;鼓勵在城市中心、商業街區、機場車站碼頭、景區景點等區域,打造一批融合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等服務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適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大力發展公共文化數字服務,推動公共文化從‘云端’‘指尖’獲取。”趙紅川說,將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更多地開展云直播、云展覽、云講座、云閱讀、云培訓、云推廣等線上服務,打造有聲圖書館、文化館互動體驗、數字文物體驗、數字非遺體驗等新型文化服務方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