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忠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敏

  記者11月22日從綿陽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該市近日出現首例“加拿大一枝黃花”,作為嚴重入侵惡性雜草,市農業農村局立即組織植保植檢專家等相關人員前往實地踏查、確認,及時進行焚燒、深埋處理。

  據了解,“加拿大一枝黃花”有“生態殺手”和“霸王花”之稱,繁殖能力極強,已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11月17日,市民周先生在綿陽市仙海風景區環湖路路邊花壇發現疑似“加拿大一枝黃花”外來入侵物種,隨即向有關部門反映。接到消息后,市農業農村局組織植保植檢專家與仙海區管委會城鄉統籌中心相關人員前往實地踏查、確認。

  工作人員在沿湖17余公里排查,發現在路邊花壇200米內零星分布有6簇外來入侵物種“加拿大一枝黃花”,共計植株約322株、累計約6平方米。

  11月18日上午,仙海區管委會組織力量按照專家提供的防治方法進行深挖鏟除、坑內打除草劑、就地焚燒、深埋。同日下午,市農業農村局再次到現場對滅除效果進行了核查,同時要求當地相關部門加強巡視,持續綜合防治2-3年以上直至徹底根除。

  加拿大一枝黃花會給生態經濟和人類健康帶來巨大影響。該例在綿陽市屬首次發現,市農業農村局呼吁廣大市民朋友一經發現,請立即告知當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

  特別提醒:

  加拿大一枝黃花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對于小規模發生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可在其開花前人工拔除,盡量將土壤中的根狀莖清理干凈,防止其再生;對種子已成熟的植株,應減去花穗,用塑料袋包好,再連根拔除并焚燒,防止其蔓延;對于成片發生區域,可先統一機械鏟除,再耕翻曬根,拾盡根茬,然后集中焚燒,或者機械鏟除后留茬10~20cm,待其長出新葉之后噴施化學除草劑防治。防治后需跟蹤觀察2~3年,一旦發現新生植株應立即拔除。

  化學防治:對荒地、荒坡、林地等加拿大一枝黃花,可使用25%環嗪酮可溶液劑200~300 mL/畝、41%草甘膦異丙胺鹽水劑+3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劑300+15 mL/畝、20%草銨膦水劑+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0+50 mL/畝等除草劑單劑或藥劑組合,在加拿大一枝黃花苗期(株高不超過50 cm)施藥。對禾谷類作物田,可使用20%2甲4氯水劑300 mL/畝,在加拿大一枝黃花幼苗期噴施。對于大面積機械鏟除后留茬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可使用25%環嗪酮可溶液劑300~400 mL/畝,或者20%草銨膦水劑+48%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乳油400+250 mL/畝。

  農業防治:加拿大一枝黃花多入侵荒地,對一些征而未用的土地要進行復耕復種,減少撂荒,可減少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繁衍空間,并翻耕10 cm以上,可抑制其種子萌發。

  綜合防治:對于已較大面積發生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地區,單一防治措施難以達到預期控制效果,應采取綜合治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