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市場
科學規劃科學種植
這兩天,正是愛媛套袋果大量上市的時節。平均3元多一斤的地頭價,雖比前段時間好了一些,但仍讓許多果農嗟嘆不已。
而面對低迷的市場行情,已有50多年種果經驗的李同年卻并不意外。 “目前,柑橘的產量確實逐年增加,但就像我之前說的,產量大了,勢必會垮價,所以什么東西都怕大家一窩蜂上。”
相關數據確實也反映了這一點。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作為全球柑橘的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我國柑橘產量已從2016年的3591.5萬噸增長至2019年的4584.5萬噸,2021年預計達到5399.1萬噸。
如何應對這一問題?李同年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各地農業部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柑橘種植面積,并指導農戶科學選擇品種。二是通過積極的引種、選種、試種,甄選出高品質的柑橘新品種,推廣種植。
“第三,就是要根據愛媛的這個果子的特性,指導大家科學種植。”李同年說,愛媛38號的“貨架期”可從當年10月持續至次年2月,其間自然降酸糖化,口感趨優。通常情況下,其口感品質最佳期大約在11月底。但其間就怕遇上霜凍期,導致返酸。所以各地也應根據實際情況,推廣“薄膜覆蓋”、“單果套袋”等留樹保鮮技術。“給果子穿上防凍的’衣服’,一件不夠穿兩件,這樣也可實現品質的整體提升。”李同年說。
而東坡區三蘇鄉望蘇村宇翔家庭農場負責人蔣秋玉,已經將科學種植落實到實踐中。“好的品質才能決勝市場。”2014年,蔣秋玉建起了自有果園,種了不到40畝的愛媛。可她很快發現了差距。這個差距主要體現在價格上,同樣是愛媛,浙江象山縣產的可以買到10元/斤的地頭價;但在東坡產的平均也就4元多一斤。
“為此,我還專門去走訪了一番,結果發現別個就算只種了兩三畝,也是建了大棚的。”蔣秋玉說,大棚能夠很好的保溫抗凍,為此她籌資建起了大棚,并配備了滴灌、噴灌設置。而今,園內的果子可以選擇最佳時期采摘,品質得以充分保障,從而價格也極具競爭力。“今年行情不好,但我們果園果子以88元/8斤,98元/9斤的價格走微商,仍然供不應求。”蔣秋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