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吉雪嬌

  今年以來,信托行業嚴監管仍是常態。據金融投資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日,銀保監系統年內發布罰單中,涉及信托機構16家,罰沒金額合計超6000萬元;與此同時,還有多家金融機構因“踩雷”信托業務受到處罰。

  嚴監管態勢下,加強風險管理、依法合規經營成為越來越多信托公司的訴求。分析人士指出,信托行業應持續探索構建與業務發展相匹配的風控合規體系,持續提升風險管控能力。

  四川信托被罰3490萬

  截至12月2日,銀保監系統年內發布罰單中,涉及信托機構16家,罰沒金額合計超6000萬元。相較于往年,罰金超百萬的高額罰單有所增多。

  四川信托因存在13項違法違規事實,被處以罰款3490萬元,創信托行業罰單金額之最。同樣收到百萬級罰單的,還有建信信托、中原信托、華澳國際信托、中泰信托、國聯信托、興業信托、大業信托、長城新盛信托。

  根據罰單,華澳國際信托因違規承諾信托本金和收益、部分信托計劃風險管控和后續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違規引入非金融機構推介某信托計劃等9項違規行為,被處罰沒款共計566萬元;建信信托因2011年未經批準違規設立兩家非金融子公司,被罰款400萬元;興業信托因未有效落實盡職管理職責、利益相關人違規購買本公司結構化信托產品次級受益權等7項違規行為,被處以罰款合計380萬元。

  此外,年內受到銀保監系統處罰的還有中信信托、昆侖信托、浙商金匯信托、中建投信托、國通信托、蘇州信托、天津信托等7家信托公司。從違規主要原因來看,包括信托資金違規用于繳納土地出讓價款;未按監管規定及時進行信息披露;貸前貸后審查不嚴導致大額信托貸款資金回流借款人他行賬戶并最終導致貸款資金用途與信托貸款合同約定不一致等。

  與此同時,還有超過14家金融機構因“踩雷”信托業務受到處罰。如涼山農村商業銀行“違反規定開展信托投資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南充農村商業銀行“違規受讓資管計劃受益權、信托受益權”;河南尉氏農村商業銀行“違規投資信托資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