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條主軸道路兩側的地塊,其價值不言而喻,雖然以住宅地塊出售可迅速帶來可觀的回報,但從長遠來看,優先配置商業、辦公和公共服務等功能,更能聚集商氣和人氣,避免“產城脫節”。為此,宜居也是這里有別于新區其他區域的核心標志,在《新區直管區城市設計》中對公共服務功能進行合理布局,打造15分鐘生活圈。

布局
白紙作畫,追求精品
綿陽科技城新區規劃建設的核心原則之一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這一點也在創業大道的規劃中得到充分體現。
從規劃圖上可以看到,創業大道這條線,穿過兩側大片的綠色空間——這里就是鼓樓山公園和安昌河沿線綠地。堅持生態打底的原則,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同時兼顧市民運動健康生活便利,高標準建設綠道騎行道,可滿足半程馬拉松等運動賽事所需。
生態宜居的環境,反過來也將促進創業大道沿線的總部經濟、金融經濟、樓宇經濟等高端產業服務,為其提供優質生活空間,以吸引人才在此落戶,幾乎可做到“隨手拍”都是美景。
將目光從這條道路向周邊展開,還有一個令人期待的地方——道路兩側的綿陽科技城直管區西片區,堪稱整個綿陽科技城新區內的一張“白紙”,是最值得期待的片區。

原因在于,在綿陽科技城新區396平方公里范圍內,包括許多已得到充分發展的區域,例如綿陽高新區等。而規劃中核心的城市功能,主要集中在創業大道兩側的這片24平方公里內。
這里幾乎從零開始規劃建設,其規劃如同在“一張白紙上作畫”。要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其規劃、建設和發展的理念決定著城市新中心的功能、品質、格調和風貌。為此,綿陽堅持“高水平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標準管理、高質量發展”,《城市設計》就是這里的規劃藍圖。
與其他城市建成區相比,這里難得地采取了整體規劃,不僅將要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融入其中,更可以充分體現前瞻性。
《城市設計》將原本分散在別處的公園體育中心移至“科技之心”片區,與在此的市民中心、文體中心等核心建筑聚攏,進一步增強“科技之心”的功能性與辨識度,為市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務,打造科技城的地標空間。
城市不只是居住與生活的空間。遵循自然、生活與生產的有機結合,綿陽在此規劃了一批現代高端服務業態,包括科研院所與企業的研發中心、企業總部、金融中心等。不久前,九洲集團已與科技城新區直管區簽約,未來將總部整體搬遷至此,一大批企業總部、金融總部也將落戶于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綿陽未來‘最具想象力’的一塊空間?!本d陽科技城新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