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成棟
日前,四川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展改革委《關于促進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按照“嚴定標準、嚴控數量、統一管理、動態調整”原則,建立全省特色小鎮清單和創建清單。這意味著,特色小鎮的建設將再次嚴控。
之所以說“再次”,是早在今年6月,四川省人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公布四川省特色小鎮名單和創建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已經提及類似觀點。那么,嚴控背后的邏輯是什么?
如何嚴?
全省總量控制在50個以內,且小鎮的各項指標必須接受考核監督
嚴控,最直觀的體現在數量上。
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此前國家發改委已明確:人均GDP不足1萬美元的省份,特色小鎮保有量不得超過50個(含50個)。按匯率計算,去年,四川人均GDP并沒有突破1萬美元大關,特色小鎮動態保有量只能控制在50個以內。而根據《通知》,四川特色小鎮現有17個、創建名單24個。
認定命名的流程,變得更為嚴格。
根據《意見》,除省政府外,其他任何機構、社會組織、市場主體不得再命名特色小鎮,未納入特色小鎮清單和創建清單的以市(州)人民政府為主體進行分類處置。
更早之前的《通知》表述同樣直白:除省政府外,其他任何機構、社會組織、市場主體不得再命名特色小鎮,未納入特色小鎮名單和創建名單的不得以特色小鎮之名進行宣傳推廣、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對行政建制鎮和傳統產業園區錯誤命名的虛假“特色小鎮”、單純房地產開發等項目自我冠名的“某某小鎮”,以及停留在紙面上、未開工建設的虛擬“特色小鎮”,要立即除名。省直有關部門(單位)要按程序及時廢止此前印發的特色小鎮文件。
嚴控,更體現在看得見的硬指標上。
先看規劃,根據《意見》,特色小鎮的規劃面積控制在1—5平方公里,建設用地面積不少于0.5平方公里,文化等特色小鎮規劃面積上限可適當提高。而且,特色小鎮建設用地畝均繳納稅收額不低于10萬元/年。同時,堅決防止破壞山水田園和大地風貌。
再看風險防控。《意見》中,有兩條提法十分罕見:嚴防政府債務風險、嚴控房地產化傾向。具體而言——
要注重引入大中型企業作為特色小鎮主要投資運營商,堅決避免政府違法違規舉債建設,縣級政府法定債務風險預警地區不得通過政府舉債建設特色小鎮。
合理確定居住用地比例,從嚴控制房地產開發。除原有民居外,特色小鎮建設用地中住宅用地占比不超過30%,防范“假小鎮真地產”項目。
這些指標的設置,自有用處——今后, 進入全省特色小鎮創建清單,考核通過后按程序轉入全省特色小鎮清單;進入全省特色小鎮清單,省新型城鎮化工作暨城鄉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進行評估,實行有進有退、優勝劣汰。而考核與“升降級”的重要依據,就是前述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