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遂寧市積極推進村級衛生室提檔升級,緩解偏遠地區老百姓看病難、看病遠的問題。2017年,遂寧市將“農村基層衛生服務條件差”列入“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通過整改,2017年底全市近400個村衛生室的條件得到改善,村民就醫環境進一步提升。然而,近日記者走訪了幾個村衛生室,看到的卻是“人去屋空”的場景。
作為2017年第一批整改的船山區老池鎮盤龍村衛生室,當時就實現了房屋、標識、設施設備、鄉村醫生“四到位”,醫生是鎮衛生院派下來的。可如今,設施設備一應俱全的村衛生室卻大門緊鎖,里面的藥柜、病床等因久未使用而蒙上了一層灰。附近村民說,醫生都已經回鎮衛生院工作,他們就醫要么走幾里路去鎮上,要么就只能撥打留在墻上的醫生電話。看著這些設備就這樣蒙灰,村民們都說國家的錢真是白白浪費了。
遂寧經開區北固鎮聯升村衛生室坐落于村辦公室院落里,這里同樣是大門緊鎖,透過玻璃窗可以看見里面也配備了病床、輸液架、藥房等設施設備。該衛生室2018年正式啟用,據村民們說,這個家門口的“小醫院”最初卻連一些普通藥物都缺乏,讓他們就醫不便。可就算是缺藥少藥,在家附近就能有醫生診治疾病,村民們也覺得安心不少。而如今,村衛生室的醫生已經有半年多沒來了,村民們只能無奈的選擇“就遠”就醫。
記者手記
2017年遂寧市開展“農村基層衛生服務條件差”整治工作,優先升級改造貧困村衛生室,共投入882萬元用于改善村民就醫環境。如今看來,硬件設施完善了,醫生卻不來了,農村基層衛生服務條件究竟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可老百姓看病卻依舊是那么的“難”!
(《遂寧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