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成萬

  12月8日,記者獲悉,由四川省經信廳起草的《關于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四川省培育“100+”特色鮮明的新經濟示范企業、“100+”專業化功能平臺,打造“100+”新經濟應用新場景。對新認定省級新經濟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不超過100萬元資金獎勵。對首次獲得備案的四川省瞪羚企業,給予一次性不超過80萬元的后補助經費支持。

  四大實施路徑發展新經濟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新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不低于10%、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左右。為此,《實施意見》提出了如下措施和實施路徑。

  其一,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節能環保等產業。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速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2個百分點左右,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4%左右。

  其二,加速培育新制造,融合發展新業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大力發展智能經濟;繁榮發展創意經濟;積極發展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共享經濟。

  其三,加速構建新場景,創新賦能新模式。通過發展新制造模式、培植新價值模式、推廣新融合模式、發展新服務模式,、培育“100+”特色鮮明的新經濟示范企業、“100+”專業化功能平臺,打造“100+”新經濟應用新場景。

  其四,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實施意見》要求用好省級財政發改、工業、科技、商務等領域資金,對新經濟領域技術研發、重大項目和推廣應用給予積極支持。引導各類社會資金、金融資本投向新經濟重點領域,支持先導型、牽引性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實施。

  未來七大產業機會凸顯

  《實施意見》提出,實施電子信息萬億產業升級行動,做大做強“芯屏存端軟智網”全產業鏈,重點發展新型顯示、新型存儲、超高清視聽、工業軟件、信息安全、北斗導航等特色產業,培育壯大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應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產業。建設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設計高地,創建成都“世界軟件名城”。

  “電子信息在四川的產業基礎非常扎實,長虹、九洲、英特爾、京東方等行業巨頭扎堆于此,是四川首個破萬億產值的行業。而電子科大以及一大批科研院所為其源源不斷地提供了人才資源。”四川省電子信息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實施意見》提出,實施高端裝備補短板工程,做優做強風電、核電、工業級無人機、航空發動機、磁懸浮、新制式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培育壯大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打造世界級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實施意見》對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方略是,重點發展先進釩鈦鋼鐵、先進化工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先進電子材料等產業,培育壯大鋰電材料、晶硅光伏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產業發展急需、市場潛力大、產業基礎好的關鍵材料。

  在新能源產業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加快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推進核能、氫能、地熱能開發,完善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新型儲能等新能源產業鏈,建設全國重要的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開發基地。

  對于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新能源與智能汽車應用布局,發展純電動及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推進新型高效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等領域實現核心技術突破。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推進智慧高速及車路協同試點。

  《實施意見》同時提出,實施生物醫藥引領工程,發展基因技術應用服務、創新疫苗、涉疫消毒產品及服務、體外診斷與檢測、重組抗體和蛋白藥物等前沿產業,建設成都生物醫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此外,在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方面,《實施意見》提出,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建設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