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文露敏/文 郝飛 圖/視頻

  全省首條跨市域八車道高速來了!12月15日15時,成樂高速公路擴容項目眉山至樂山段建成通車,原路改擴建段眉山青龍場至樂山棉竹互通全線恢復雙向通行。

  作為全省首條跨市域八車道高速公路,也是我省第一條大規模“四改八”經營性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原雙向四車道改為雙向八車道后,跑起來咋樣?平不平穩?作為連接了成都、眉山、樂山三座旅游城市的快速大通道,擴容改建后的成樂高速,將給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帶來什么影響?今天上午,四川在線記者率先試跑體驗。

  新技術、新工藝

  助力成樂高速擴容跑得順、跑得通

  從成都出發,行駛在成樂高速上,從成都收費站到眉山境內青龍場樞紐互通的成樂(成雅)高速入城段,沿用老路;駛出青龍場,一路前行至眉山,路面變為雙向八車道,這是擴容項目已于2019年11月建成通車的試驗段;經過眉山收費站直至樂山,雙向八車道已然完工,道路寬闊、標線雪白,從空中俯瞰,這條串起成都、眉山、樂山三大旅游城市的大動脈,更加堅實有力。

  “‘四改八’尤為必要。”成樂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許金華介紹,項目途徑成都、眉山、樂山三市,沿線經濟發達,土地資源寶貴,“四改八”相較于建設新路,能大量節約土地資源。

  隨之而來的新老路拼接等問題,對工藝提出了新要求。記者試跑發現,車輛駛過的路面,無論直行還是并道,都并未感受到明顯的顛簸。僅用肉眼觀察,也無法區分新路、老路的區別。這是如何做到的?

  據了解,針對新老路基拼接質量控制難點,項目在部分特殊路段采用輕質泡沫混凝土路基填筑方案,可有效控制新老路基不均勻沉降;在路面上面層施工時,采用大寬度全斷面攤鋪機,實現了“一字坡、無縱縫”一次性全斷面攤鋪,有效保障了路面平整度。

  不僅如此,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成樂項目得以順利推進:勘察階段,項目采用最新機載雷達掃描設備,將傳統方式需要3個月的斷道測量工作壓縮為10天,且不影響高速公路通行。項目還實現了多個省內“首次”:首次采用路基中央分隔帶雙幅混凝土護欄加綠植防眩,并開展中分帶混凝土護欄結構優化及實車足尺碰撞試驗,大幅提高了護欄安全防護能力,提升了道路景觀;首次大規模采用單跨鋼箱梁分離式立交方案,中分帶不設墩,最大限度降低了施工對交通造成的干擾,提升公路安全運行能力;針對原成樂高速中小橋梁較多的情況,首次大規模采用單跨中小橋梁無縫化技術,大幅減少橋梁伸縮縫數量,提升行車舒適性,降低運營養護成本。

  作為交通要道,如何在改擴建的同時保暢通,也是關鍵問題。為保通行暢通,成樂高速擴容采用“邊通車、邊施工”方式建設。據了解,施工期間,成樂高速日均車流量始終保持6萬輛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