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找警察。攀枝花公安發布最新預警:千萬別相信所謂的“網上警察”,他們不僅不能幫你挽回損失,還可能設計連環騙局在等你!近日,攀枝花一男子就遭遇了這樣的連環騙局。
開端 來自“張科長”的電話
今年11月20日晚,阿偉(化名)正準備睡覺時,突然手機鈴聲響起,號碼顯示這是一通來自北京的陌生來電。
電話接通后,對方自稱是“國家通信管理局”的“張科長”,并告訴阿偉,一張在攀枝花市仁和區辦理并且登記在他名下的手機卡在疫情防控期間散布謠言、發布詐騙信息,已涉嫌違法犯罪。這名“張科長”還輕松地說出了阿偉的身份證號碼以及家庭住址等信息,獲得了阿偉的信任。隨后,“張科長”以事情較為復雜、電話里講不清楚為由,添加了阿偉的微信。
“張科長”告訴阿偉,要想證明自己的清白,必須到攀枝花市公安局報警。在阿偉表明自己并不在攀枝花后,“張科長”繼續說,將為他轉接攀枝花市公安局的電話。
阿偉不疑有他,就這樣一步步進入了騙子早已設好的圈套。
設局 “周警官”的貼心服務
在一番焦急的等待后,阿偉終于接到了來自“攀枝花市公安局”的電話,一名自稱“周警官”的人為他做好記錄后,以“要做視頻筆錄”為由,添加了阿偉的QQ。
其實,接通電話后,阿偉也曾產生過懷疑,“周警官”的口音聽起來并不像是攀枝花人。然而,對方卻通過QQ發來了自己的“警官證”照片以證明身份。這一番操作,完全打消了阿偉心中的疑慮。
在做“視頻筆錄”的過程中,阿偉對“周警官”提出的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連自己的銀行卡支付密碼都悉數“交代”了。隨后,“周警官”繼續向阿偉發出“煙霧彈”,說阿偉被他人冒用身份證辦理手機卡的事情已經解決,隨后會把報案證明單郵寄給“攀枝花市通信管理局”。
聽到自己終于沒事了,阿偉松了一口氣。
入套 來自涉嫌“洗錢”的恐懼
阿偉遇到的事情真的圓滿解決了嗎?不!騙子的“圈套”才剛剛開始。
幾天后,“周警官”再一次和阿偉取得聯系。而這一次,阿偉不僅沒有洗脫原有的罪名,反而被牽涉進了一起數額高達500多萬元的“洗錢”案,這讓阿偉瞬間慌了神。
“周警官”告訴阿偉,法院已經下發了“拘捕令”和“凍結令”,只不過暫時還處于保密階段。為了讓阿偉相信,“周警官”將帶有阿偉身份信息的“逮捕令”與“凍結令”通過QQ發了過來。一時間,阿偉如遭五雷轟頂。所以,當聽到對方說可以通過資金“清查”幫他洗刷“冤屈”時,阿偉感覺抓住了救命稻草。
在“周警官”細致的引導下,阿偉下載了一款叫“TeamLink視頻會議”的APP,開啟了屏幕共享,配合對方開始資金“清查”。“周警官”還特別提醒阿偉,“清查”的每個階段都需要輸入驗證碼,他只需要將驗證碼如實匯報即可,千萬不能打開短信,避免泄密。
一心想要“洗脫罪名”的阿偉完全沒想到,騙子正在一步步將自己銀行卡里的8萬余元向外轉移。不僅如此,阿偉在“周警官”的進一步引導下,通過多款借錢軟件實名注冊借款5萬元,一并轉給了騙子。
一下被轉走13萬元,阿偉心中惴惴不安。然而,當“周警官”告訴他“警方調查結束后,錢款會全額返還”后,阿偉再一次相信了……
清醒 直到見到真正的警察
轉賬過后沒幾天,“周警官”再次聯系了阿偉,告訴他資產“凍結令”的問題已經解決,13萬元過兩天就會返還。阿偉以為問題都順利解決了,孰料還有更大的陷阱在等著他。
“周警官”發來信息告知阿偉:“凍結令”的事情雖然解決了,可“拘捕令”還在,而且一旦“拘捕令”生效,對阿偉的影響就更大了。
此時的阿偉已“走投無路”,全然聽從騙子的擺布。“周警官”稱,可以幫助阿偉申請暫時壓下“拘捕令”,并向他介紹了檢察院的“王蒙檢察官”。
“王檢察官”告訴阿偉,想要徹底解決這件事,需要繳納10萬元“保費”,并需要重新辦理一張銀行卡進行繳納。為了避免阿偉“畏罪潛逃”,“王檢察官”還要求他每兩個小時就要匯報一次行程……
阿偉的心中越來越害怕,但始終不敢向他人求助。直到他頻繁借錢且數額巨大的行為,引起了身邊同事和家人的懷疑。家人擔心阿偉進了傳銷組織,立即選擇了報警。
直到見到真正的警察,阿偉這才清醒過來,自己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隨后,在警方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阿偉被騙的錢款被成功追回。
警方提示
攀枝花市公安局仁和區分局反詐中心民警表示,這是一起典型的連環詐騙案。詐騙分子先以一件不涉及金錢的小事,引誘被害人相信其虛構的身份,比如本案中騙子冒充的公檢法工作人員,隨后再一步步展開連環詐騙。看似滴水不漏的詐騙環節,其實只要抓住一點,就能識破對方的“完美騙局”,那就是——凡是叫你轉賬的,都是詐騙;凡是叫你告知銀行卡密碼的,都是詐騙。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民警辦案不會要求添加QQ,也不會要求對通話內容“絕對保密”,所謂的“安全賬戶”根本不存在,更不會要求當事人匯款、轉賬。如果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請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請廣大群眾提高警惕性,增強安全防范意識,莫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
(朱紀橋 四川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唐萬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