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網絡詐騙既危害群眾的財產安全,也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日前,一老年客戶張某來到中國工商銀行成都青羊大道支行要求辦理轉賬匯款業務,金額為17.6萬元。在辦理過程中,柜員發現張某神情恍惚,立即報告網點副行長。青羊大道支行副行長再次向張某確認是否認識收款方,并進一步詢問其和收款方關系。

  為盡到提示義務,副行長立即告知該客戶辦理匯款的注意事項,并提醒他,如果不認識對方請一定不要匯款,此時張某面露遲疑。見此情景,副行長立刻要求柜面停止辦理,并通知大堂值守的客戶經理安撫客戶,邀請其到辦公室,厘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經過一番詢問和信息查閱后銀行工作人員得知,張某的老伴去世且子女長居國外,今年在網絡平臺認識了收款方傅某,對方稱自己是世衛組織的醫學博士。半年多時間里,傅某一直通過QQ和張某聯系并聊天。本月初,傅某告訴他,自己在索馬里從醫,現在想回國與之見面,因簽約為期20年的就業合同,自己的賬戶已被鎖定且無法使用,現在需要一筆人民幣17.6萬元的資金乘坐私人飛機回國,故要求張某向其提供的賬戶轉賬。為此,傅某通過QQ郵箱陸續向張某發送了5張銀行卡的卡號和戶名。

  經網點查詢,這些卡開戶行均位于全國各地,且部分賬戶已被鎖定。此時,張某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上當受騙,當場對網點所有工作人員的盡職盡責和成功阻止其被電信網絡詐騙表示非常感謝。隨后,網點工作人員進一步向其宣傳了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知識,并聯系轄區派出所進行進一步的調查處理。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各類詐騙方式百出,詐騙分子從“恐嚇派”逐漸轉向“情感派”,而獨居老年人則最容易成為犯罪分子的詐騙目標。一直以來,工行成都青羊大道支行全力配合國家“斷卡行動”,加強一線工作人員防詐騙專業培訓,增強其識別能力,充分做好窗口柜臺的防詐騙勸止工作,為推進新形勢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共建平安金融環境貢獻力量。 吉雪嬌

  溫馨提示:為更好預防金融詐騙,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工行成都分行專業人士建議,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應該了解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和詐騙類型,不要輕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信息、銀行卡密碼等重要內容,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等。遇到類似情況要多想、多問,保持清醒頭腦,不貪圖小利,不輕信廣告,在不能做出準確判斷時,要主動向公安機關進行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