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線記者 殷鵬
“廣安市區有一個監測點數據異常,周圍3-5公里范圍內沒有工業污染源,也沒有交通擁堵情況,數據異常的原因是什么?”
“執法檢查了沒有?”
“違法行為處理了為什么沒公開曝光?”
……
12月23日晚9點,在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視頻調度會上,該廳主要負責人就廣安、資陽、內江三市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措施不到位,接連追問三市生態環境局“一把手”。
這是自12月19日本輪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啟動以來,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第四次調度會,其目的是傳導壓力,讓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動起來”,緊盯每個時段、攻堅每一微克。值得關注的是,省生態環境廳對防控不力的市州采取每日調度、暗訪、公開曝光等強有力舉措,“對癥”下藥,精準管控,減輕污染程度,降低污染時長,全力攻堅搶抓每一個優良天。
連續11次追問 應急響應調度會成“考場”
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人連續11次追問,讓會議氣氛變得有些緊張。
“這段時間天氣比較好,前期有點重視不夠。”廣安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說,接下來一定全力以赴攻堅,確保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隨后,資陽市、內江市生態環境局“一把手”也收到“臨時考題”,問題甚至具體到本區域的監控點位、污染企業,精細到每一個時段和PM2.5濃度每一微克的升降。大家一一回答。
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人表示,抓好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不能單打獨斗,必須緊緊依靠地方黨委政府,緊密協同氣象、住建、交通、經信、交警等相關部門共同發力。同時還要加大執法力度,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確保排污管控到位,應急減排措施到位。
“每天晚上調度匯總分析情況,有助于各市精準查找到問題,迅速做出反應,調整應急管控措施,確保更加有效地應對重污染天氣。”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趙樂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