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若曄

  12月初,遂寧召開全市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會上提到,推動遂寧中醫藥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成渝中部地區中醫藥服務高地,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先行市、成渝發展主軸中醫藥強市建設。

  目標令人振奮和期待。為讓廣大網友了解遂寧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工作情況,12月24日,遂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新春和市級有關部門負責人做客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就“固本培元?守正創新?加快建設‘中醫藥強市’”主題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談信心: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遂寧有四大優勢

  “近年來,遂寧突出發展優勢,堅持多頭并進,中醫藥工作呈現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勢頭。今年1至11月,遂寧市中醫年門診診療量129.84萬余人次,年出院病人6.67萬余人次;全市中醫院業務收入6.03億元;中藥材在土面積8.2萬畝,產量3.5萬噸,總產值5.1億元。”談及遂寧中醫藥發展基礎和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吳新春很有信心。

  信心從歷史淵源中來。據史料記載,李時珍在遂寧蓬溪完成了藥學巨典《本草綱目》的修改和定稿。近百年來,遂寧境內有文字記錄的名醫有數十位,其中,名醫李孔定編印出版的川中、川西北第一部文圖并茂的《蓬溪縣常用中草藥手冊》和《常見病中草藥防治手冊》,為傳承和發展遂寧乃至四川的中醫藥作出了貢獻。

  信心在資源稟賦中。遂寧素有“白芷之鄉”的美譽,是四川省重要的中藥材生產基地。目前,全市“川白芷”種植面積達2萬畝,其中,標準化種植面積8000余畝,產值1.1億元,種植規模多年保持全省第一。

  信心源于此前工作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方面,遂寧中氣十足。”吳新春介紹,這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點密”,全市有中醫醫院11家,其中三甲中醫醫院2家,所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都建立了標準化的中醫科和中藥房。二是“面廣”,所有鄉鎮衛生院都建起了中醫館,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都能開展4類以上中醫藥服務,基層中醫藥服務量達到43%,實現了中醫藥服務全覆蓋。三是“人多”,遂寧中醫醫務人員2500余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名中醫2人、省級名中醫20人。在建國家級重點專科2個、省級中醫重點學科1個,建成省級重點專科10個。

  此外,遂寧先后與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建立國際技術戰略合作聯盟,首創“李氏拔伸踩蹺法”,被列入“一帶一路”中醫藥國際合作項目。在中醫藥和旅游業融合發展方面,已建成了省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個、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1個。

  信心還來自重要機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蘊含著重大戰略機遇,而位于成渝地區中部的遂寧,作為川渝開放合作的“橋頭堡”、干支聯動的“銜接帶”,乘上了國家戰略的“順風車”,駛入了成渝協同的“快車道”,必然能夠更好地集聚中醫藥發展的資源要素,更快地實現產業基礎的高級化、產業鏈條的現代化。

  “這四大優勢,是我們推動中醫藥事業在遂州大地傳承創新發展的信心所在,也是書寫遂寧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底氣所在。”吳新春說。

  抓落實:加快建設中醫藥強市,做好中醫藥三篇文章

  展望遂寧中醫藥事業的未來,當地已然布局。在今年8月末召開的遂寧市第八次黨代會上,提出了加快建設“區域醫學醫療中心”戰略目標,而建成省級中醫區域醫療中心和現代中醫藥強市是其重要支撐。

  錨定目標,如何交出亮眼的“成績單”?遂寧將做好中醫藥“文化文章”“經濟文章”“健康文章”三篇文章。

  吳新春介紹,中醫藥“文化文章”依托悠久的中醫藥文脈,深入挖掘“本草文化”,傳承弘揚中醫藥獨特文化,從而推動中醫藥事業薪火相傳。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啟動名老中醫評選表彰、鼓勵名老中醫設立傳承工作室、打造中醫藥傳承創新示范基地等方式,增強老百姓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讓中醫理念外化于行、傳統文化內化于心,真正成為增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

  中醫藥“經濟文章”,就是要依托“川白芷”等中藥材資源,打造成渝中部地區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依托獨特的地域條件以及優質的旅游資源,打造川渝地區重要的康養基地。依托中醫藥龍頭企業,打造涵蓋以中藥材種養殖為核心的農業、以中藥材生產加工為核心的工業、以中醫養生為核心的服務業“三次產業”。

  中醫藥“健康文章”,遂寧將著重做好中醫藥文化研究,不斷加強傳統醫藥文化與現代醫藥文化的交流,使中醫藥文化與現代社會生產生活相融合,相互取長補短,發揮各自優勢,推動發展醫養結合、保健康養等服務,保障人民群眾健康。

  “我們已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和分管副市長任雙組長的推進中醫藥強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精心編制《遂寧市“十四五”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規劃》《遂寧市中醫藥強市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吳新春說,在具體行動上,將從多方面發力:

  產業作為發展的筋骨,遂寧將著力建強產業鏈,全力打造道地藥材優質品牌,讓道地藥材更“地道”。同時,著力服務一條龍,推進市中醫院加快建成省級中醫區域醫療中心,充分發揮市、縣中醫醫院“龍頭”作用,全力構建融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保健于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

  人作為事業發展的關鍵,遂寧將著力充實人才庫,現已實施了“基層中醫藥人才培訓計劃”,以中醫類別全科醫師轉崗培訓為抓手,開展基層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培訓,全面提升遂寧中醫藥人才儲備。

  此外,還將著力打好創新牌。制定了《遂寧市中醫藥科研項目管理辦法》,建立完善概念明確、結構合理的理論框架體系,和符合現代醫學發展方向的中醫藥科研表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