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聲華夫婦在新居前。 曾佐然 攝邱聲華夫婦在新居前。 曾佐然 攝

  據瀘縣重建辦數據,當前,全縣已有上萬戶居民搬進新家。

  “以前我們家是兩層樓,震后專家來鑒定,房子是C級危房,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決定將二樓拆除,保留一樓,重新裝修打整。房屋修建過程中,政府工作人員經常來家里,告訴我們修建時要注意什么,也提供了很多技術和質量上的幫助。”邱聲華說,平時主要是自己和妻子兩個人住,雖說兩層樓變一層,空間變小了,但更溫馨了,也好打掃衛生。

  修前鑒定,修中監督,修后驗收,是瀘縣的統一標準。

  瀘縣重建辦負責人黃艷麗介紹,作為中國建筑之鄉,縣內有84家建筑企業出錢出力參與建設工作。通過“群眾主體、政府補助、金融支持、企業援建”等方式,按照維修加固一批、原址重建一批、聚居新建一批、進城安置一批、補償退出一批原則,加快完成C級危房維修加固、D級危房重建,盡快讓群眾從“過渡安置”到“安居安定”。

  為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瀘縣開展“走進群眾、服務群眾、引導群眾”活動,堅持縣級部門聯系村、黨員干部深入戶,積極宣傳政策、收集訴求、化解矛盾,搭建法律工作者與群眾溝通咨詢平臺,引導群眾通過合法途徑解決訴求,對群眾進行實地幫扶、心理疏導、引導教育等,幫助群眾解問題、辦實事,共計走訪群眾3.6萬余戶,收集解決問題300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