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
氣溫驟降,四川的電、油、氣能否供應得上?成為很多市民和企業關心的問題。
“可以說,今冬我省能源供應已實現應保盡保,明春基本盤也穩中加固、穩中向好。”12月28日,省電煤電力保供協調機制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涉及到能源保供的相關部門和企業通報了今冬明春全省能源供應基本情況。
預計不會出現拉閘限電情況
“預計今冬明春我省電力供應有望實現緊平衡,不會出現拉閘限電情況。”會上,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說,今冬明春,預計全省最大用電負荷5300萬千瓦,同比增長8%。四川作為水電大省,枯水期水電出力嚴重不足,電力保供高度依賴燃煤、燃氣發電和外購電。
在電煤供應方面,面對今年8月以來國內嚴峻的電煤供需形勢,四川多措并舉,打贏了“煤荒”遭遇戰第一次戰役。“電煤庫存從最低時的59萬噸提升到11月底的523萬噸、增長近8倍,提前超額完成國家發改委下達的存煤任務。”會上透露的數據顯示,12月27日,省內存煤比去年同期多172萬噸;同時,省內煤炭產能由最低的2252萬噸擴大到3200萬噸、增長42%,月供電煤從47萬噸增加到122萬噸、增長160%。
“由于電煤、天然氣保障有力,所有燃煤燃氣電廠全部實現滿發穩發,電煤進耗存保持在合理區間。”省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四川未雨綢繆,在水電站蓄水汛期即開始部署,汛末全力開展蓄水。11月底,全省電站水庫蓄水至最高水位,當前省調水庫可用庫容103億立方米、同比凈增12億立方米,“水庫蓄能比同比提高10.6個百分點,可多發電14.2億千瓦時。”
在外購電方面,今年留川電量和外購電量創新高。“四川首批參加2022年度交易、最先完成年度外購,大水電留川計劃實現最優安排。”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冬明春國調機組留川電量有望達1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已落實外購電量90億千瓦時、超計劃10億千瓦時。原來預計最大供電缺口已有效解決。
而在天然氣供應方面,今冬明春簽訂供用氣合同資源量113.8億立方米,在全國合同資源量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實現了合同量在去年實際用氣基礎上新增3億立方米,供應能力穩中有升。
在成品油供應方面,我省成品油銷量需求情況保持平穩,國際原油市場供應緊張局面有所緩解,市場整體供應緊張情況逐步好轉。“四季度向川內市場投放成品油實物資源82萬噸,其中汽油37萬噸,柴油45萬噸,同比增長15%,日均出庫量1萬噸。”中國石化四川石油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保供不容半點松弛
盡管如此,與會人士分析,必須清醒看到當前能源保供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12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全國經濟運行調節工作視頻會中提出,我國能源保供仍面臨著能源轉型未立先破、能源供應剛需缺口、能源企業虧不能支、能源項目接續不足、能源儲備能力不足以及市場、資本沖擊等六大風險。
對于四川這個能源消費大省而言,能源結構性矛盾、季節性矛盾突出,當前已進入用能高峰期,能源供給穩定性脆弱,加之極端天氣、疫情多點散發等多重不確定性因素制約,不容有半點松弛和懈怠。
保電保供的第二次戰役已經打響。“我們要著眼長遠全局、立足省情和現實,充分考慮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困難和挑戰,做最充分的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省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多措并舉挖掘增產增供潛力。”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維持當前省內外供煤水平,穩定省內外煤源。他同時特別提到要推動省內頁巖氣復工復產,釋放產能,增加供氣資源。
在保電上,我省一方面將抓好煤電氣電機組滿發盡發。“煤電氣電機組頂峰出力是今冬明春保供的關鍵,要應發盡發、滿發多發,堅決杜絕非計劃停機和出力受阻,確保高峰時段‘發得出、發得夠、頂得上、撐得住’。”省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另一方面,要抓好電力電量多渠道爭取。加強水、火、風、光多品種電源結構的生產調度和統籌平衡,水火相融、風光互濟、余缺互濟,做到一盤棋,形成一張網,多能互補。
在油氣資源的供應保障上,我省將提高成品油的供應能力,增加天然氣的頂峰能力。“我們在川有油庫13座,截至12月27日成品油實物庫存16萬噸,可滿足15天的需求儲備。”中國石化四川石油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隨著公司新油庫年底投用,將增加年成品油投放能力約6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