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審批流程 推行“拿地即開工”
12月27日,青川縣莊子工業園“寧青產業園”項目建設工地上機器轟鳴,工程車來回穿梭。“這塊地我們從拿地到開工只用了4天時間。”四川寧青鑄造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善平告訴記者。
精簡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是營商環境的關鍵環節。
11月,廣元市全面推行社會投資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改革,最大限度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能,壓縮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的時間,確保工業項目在交付土地后4個工作日內完成開工所需的全部行政審批事項。

寧青產業園是廣元市實現“拿地即開工”的首塊工業用地,園區占地面積156畝,11月26日企業拿地,11月30日開工,實現拿地開工周期從以前的半年左右縮短至4個工作日。
為提升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審批效率,今年,廣元出臺《廣元市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審批服務改革工作方案》等文件,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審批階段由4個合并為2個,事項由30個精簡至8個,材料由100余件減少至5件,全流程審批時間由40個工作日壓縮至6個工作日。
廣元甬川鋼結構2號#廠房項目成功在1個工作日內,一次性辦結了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建筑工程施工許可,是廣元市首例成功實現“三證齊發”的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
廣元經開區在前期了解到企業的建設需求后,主動上門對接,組織區發改、自然資源等10多個部門召開前期咨詢策劃會議,從產業政策、環境影響等8個方面提出項目建設的意見和明確各類指標的技術要求,一次性告知了企業需要準備的材料清單,并幫助指導企業開展地質勘察、方案設計等前期準備工作。
創新溝通方式 沉下去“一對一”服務
12月29日,廣元召開市委經濟工作會,廣元市主要領導在談到營商環境時表示,“凡是企業反映的問題,必須及時回應,立即著手,在規定和承諾時間內解決。”廣元把常態化政企溝通聯系、暢通政企溝通渠道作為優化營商環境重要內容。
今年10月起,青川縣在每月最后一周固定召開全縣民營經濟發展座談會,邀請全縣民營企業家參與座談,主動聽取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現場辦公,對企業提出來的問題和困難進行共同協商解決。

在近日召開的民營經濟發展座談會上,孔溪小企業創業園10余家企業反映創業園一到汛期就用水困難,但因為身處交通要道旁,整改涉及部門多,汛期用水難問題一直沒解決。“必須立刻著手解決。”青川縣委書記龍兆學在會上現場表態,并立刻安排相關部門解決這一問題。現在,創業園汛期用水難整改已經進入招投標階段。“預計明年4月,趕在汛期前可以竣工投用。”青川縣工商聯主席黨組書記賈紅梅介紹。
為加快培育科技創新企業,蒼溪縣將西南華輝、艾力特等20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研發能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企業納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采取“科技特派員一對一”結對幫扶等形式,加快其向高新技術企業轉型;針對融資難,舉辦融資對接會,組建“金融服務志愿者”團隊進企問需,制定“一企一策”專項融資計劃。
今年以來,廣元市召開重點項目、工業企業、民營企業、返鄉創業企業、外貿出口和服務業等六大困難問題會商會15次,收集73戶企業反映和投訴問題103項,已解決84項,19項正在推動解決。同時建規上工業企業、規上建筑業房地產企業、商貿服務業企業三大工作交流群,為企業與企業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搭建起溝通交流的平臺,10月份以來進群企業1393家,辦結企業困難問題93個,辦理結果滿意度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