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失蹤的姐姐況某蓉和弟弟況某軍,35年后終于回家團圓。 綿陽市公安局供圖被拐失蹤的姐姐況某蓉和弟弟況某軍,35年后終于回家團圓。 綿陽市公安局供圖

  中新網綿陽12月30日電 (呂婕)“找到爸爸媽媽,弟弟就有家、有依靠了,日子不會像以前那樣苦了。”12月30日,從江蘇趕回四川綿陽的況某蓉和況某軍,是一對親姐弟,兩人在35年前同時被拐,現在終于回家了。

  時間回到1986年夏天,況某壽的母親于老太帶著當時5歲的孫女況某蓉和3歲的孫子況某軍去成都走親戚。當他們在成都火車站等車準備返回綿陽時,一名“熱心”男子走到面前聊天套近乎。男子說兩個娃娃身上很臟,可以免費帶他們去洗個澡。為取得于老太信任,男子將自己的行李放下,讓于老太幫忙看守。

  男子帶走兩個孩子后,于老太就站在原地等。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始終不見孫子孫女回來,于老太心里開始打鼓,慢慢變得焦躁不安。當她打開那名男子留下的行李時,發現里面全是廢紙。“上當了!”于老太猛然明白過來,孫子孫女是被那名男子騙走了。

  于老太返回綿陽三臺后,立即聯系兒子況某壽。況某壽得知女兒、兒子被拐失蹤的消息,連忙放下手上的工作,馬不停蹄地從新疆趕回四川。況某壽一到家,母親于老太就跪在地上,哭著說孫子孫女被人販子拐走了。

  況某壽一邊安慰著內疚自責的母親,一邊心急如焚地發動親戚朋友四處尋找,但一雙兒女始終杳無音信。

  由于過度自責,于老太在孫子孫女被拐的第二年就抑郁而終。況某壽的妻子也因思念過度,身體越來越差,在10多年前生病去世。

  2013年10月25日,三臺縣公安局在日常工作中發現了這起兒童被拐案,隨即組織民警展開調查,采集況某壽血樣,但因條件受限偵查工作沒能取得突破。

  2021年公安部“團圓”行動以來,三臺公安開展了大量核查、篩選、比對等工作。在多方大力協助下,三臺民警終于了解到一條重要線索:家住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的男子郭某友與35年前的被拐兒童況某軍,有許多信息高度重合。

  2021年9月29日,通過多地警方協作,經走訪調查和采樣比對,確定郭某友就是況某壽失蹤多年的親生兒子況某軍。隨后,民警又順線排查,12月6日確定家住徐州市泉山區的女士陳某偉就是況某壽的女兒況某蓉。

  “我和弟弟雖然被拐賣到不同的家庭,但兩家之間有點親戚關系,偶爾會走動一次。大概是在讀小學的時候,我見過弟弟,他過得很不好。有一次我攢夠了錢帶弟弟去吃飯,他狼吞虎咽的吃了好多。”姐姐況某蓉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聲音越發哽咽。坐在一旁的弟弟況某軍更是哭得不能自已,緊攥在手上的衛生紙被他來來回回地搓了又搓。

  況某軍一雙寬大的手黑黝黝的,十分粗糙,看起來并不像一個38歲人的手。況某軍解釋說:“我長期在廠里做粗活重活,手就磨成了這個樣子。”

  認親現場,父親況某壽激動地接過女兒況某蓉和兒子況某軍的失蹤兒童身份確認書,準備帶著離家35年的一雙兒女回家過新年,跟在一旁的一名中年婦女也是高興地熱淚盈眶。“她是我后來娶的妻子,雖然她從沒見過這兩個孩子,但這么多年一直在想各種辦法幫忙尋找兩個孩子的下落。”況某壽說,這位繼母常常在電視上看尋親節目,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都找到了,她又高興又難過,還總是念叨著自家的孩子肯定也能找到。

  姐姐況某蓉和弟弟況某軍抱著爸爸和繼母,久久不愿松手,姐弟倆說:“沒找到之前,想著這輩子能再見爸爸媽媽就好了;現在心愿實現了,希望以后的日子爸爸媽媽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