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

  生物病害肉眼可見 佛頭和胸口多條裂隙

  1月9日,樂山大佛景區,即便是冬天旅游淡季,游客依然不少。

  站在山頂護欄處,明顯可以看到大佛和兩年前有點不一樣——層層發髻中生出了雜草,額頭、下巴尤其鼻頭長出青苔,佛頭和胸口多條裂隙。站在大佛腳底,可以看到滲水打濕了大佛衣襟,灌木、雜草在佛身上生長。

  這些肉眼可見的“創面”主要是生物病害,一類為苔蘚、地衣及霉菌等,主要長在大佛頭部、胸部,嚴重影響著大佛形象;另一類則為雜草及樹木發育,在大佛上半身及環繞的崖壁上比較明顯。除此之外,樂山大佛景區黨工委書記左小林介紹,樂山年降雨天數超過180天,雨水和崖壁滲水直接侵蝕大佛本體,不斷誘發各種病害。位于三江交匯的樂山大佛長期在露天風吹日曬,本體為脆弱的紅砂巖,水害誘發的風化、生物病害等問題非常突出。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多次對樂山大佛進行修繕并常年清理生物病害,但“花臉”現象仍不能避免。風化病害同樣困擾著樂山大佛。記者看到,大佛附近威風凜凜的天王像和多座龕窟,已經輪廓模糊……

  自1914年以來,樂山大佛先后經過了7次較大規模的表面維護,主要采用傳統錘灰、混合錘灰和改性水泥等材料對大佛的頭部、肩部、兩手、膝蓋和雙腳進行修補,暫時緩解了樂山大佛的風化問題。但由于修復材料與巖石本體材料的性能差異問題、水的問題、環境污染問題以及修復材料老化問題等,大佛頭部、胸腹部修復部位的修復層時常空鼓、開裂、剝落,對大佛及游客安全帶來影響。

  一針見血

  未能解決水害 修繕兩年后大佛又現“黑鼻子”

  屢次修復,大佛病害為何仍然發作?2018年至2019年,樂山大佛剛剛完成胸腹部開裂殘損區域排險加固等工程,為什么兩年后又見病害?

  “根本原因是沒有解決水害的問題。”著名文保專家、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副院長詹長法表示。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樂山大佛的修繕歷程,有多次是針對大佛的“救命”工程。針對水害問題,相關專家早在30多年前就已經認識到,只是一直未能找到有效解決方法,這成為樂山大佛各種病害反復出現的重要原因。

  曾負責兩年前大佛胸腹部的排險加固工程的中鐵科研院西北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孫博也證實:“大佛發髻、臉部及胸腹部位存在的區域性開裂及殘損,其實是修復材料的剝落、開裂或空鼓。滲水不解決,再好的修復材料最終都會因為水壓產生空鼓脫落,并導致佛身生物病害的發育。”大佛反復出現花臉、黑鼻等污染現象,正是雨水長期浸潤后提供微生物發育溫床的結果。經檢測發現:大佛“黑鼻子”的有機質含量高達50.7%,“是導致樂山大佛花臉的重要因素。”

  “客觀而言,大佛要治理水害并且進行整體保護,必須要進行多學科的前期研究,這個工作以前做得還不扎實。”詹長法直言,“由于認識水平和科技發展水平的時代局限,對樂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這類世界遺產的保護經驗很少,相比國內其他石窟保護而言,樂山大佛的保護更具挑戰性。”

  詹長法認為,以前因經費或認知原因未能充分保障相關保護工作的推進,但是今天不一樣了,去年成立的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為組織國內外相關機構開展保護工作創造了條件。“樂山大佛是世界遺產,為避免不當維修造成文物不可逆的傷害,很多方案必須報國家文物局和省級相關部門立項批準才能實施。技術方案必須要有嚴謹科學的前期實驗和論證,只有開展長期不懈的保護,才能保障大佛安全。”

  如何保護

  當務之急先治水 系統性整體性保護成為共識

  樂山大佛系統性、整體性保護究竟應該怎么做?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保護修復所所長李黎建議:“對以往幾十年樂山大佛保護研究的成果進行系統總結,為后期開展保護研究打好基礎,避免重復工作。此外,要對大佛保護進行戰略性規劃并且保證落地,要建立大佛保護體系,從山體穩定、水文、微環境、水害、風化等多方面進行專題研究,最終形成樂山大佛自己的保護體系。”

  當務之急,多位專家均指出應該首先治水——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黃克忠曾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帶頭進行大佛病害研究,他表示,雨水和大佛本體的滲水,是大佛病害萬惡之源,“大佛治理不能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了。先治理水害,同時還要有整體的保護方案,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年復一年、一件一件去完成。”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郭青林也非常贊同先治水,“樂山大佛雨水沖刷的問題解決不了,就無法解決生物病害問題。只有解決水患,后面的治理才有基礎。”

  針對水害治理,詹長法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首先要有地質勘察,搞清楚水的來源和山體的徑流;同時要啟動考古調查,去看看古人開鑿大佛時的一些做法,汲取他們的智慧。”針對樂山大佛,他認為這方面的調查還不夠,“我們發現了古人設計在大佛耳后、肩部和胸部的排水系統,但大佛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互未鑿通,這究竟是什么原因?現在沒人研究這個問題。”

  詹長法還提出了很多需要科研攻關的具體方向,比如空氣中有無污染物、風的氣流層對大佛造成什么影響?露天環境如何解決凝結水讓砂巖風化的問題?大佛表面黑色結痂究竟是植物的形態還是其他?治理材料的研究和應用也應同步推進。

  研究還在繼續,目前又花臉的大佛,等得起嗎?詹長法說:“現在公眾看到的大佛臉花、鼻黑等問題,主要是表面病害。其實大佛最要害的問題是巖體本身的穩定,現在對大佛的風險評估還不太明確,需要科學調查。”

  “我認為在科學、系統的保護下,樂山大佛可以少生病、不生大病,實現延年益壽。”詹長法表示。

  滿臉“淚痕”的大佛,期待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一種聲音

  建議重修大像閣 給大佛“加個蓋”

  在解決水害的問題上,多位專家再度提出重修大像閣。

  長期從事石窟研究的西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館長雷玉華介紹,古人在設計佛龕的時候都會考慮到雨水的問題,因此有很多窟檐或引水槽設計。歷史上,樂山大佛曾被一座近百米高的重檐木結構建筑大像閣所覆蓋,避免了日曬雨淋,也便于善男信女在閣內層層攀援,更近距離朝拜。晚唐詩人薛能曾在《凌云寺》一詩中寫道:“像閣與山齊,何人致石梯?”這表明樂山大佛大像閣在唐代已經存在。雷玉華認為,歷史上修建大像閣,應該是大佛修造完成后,當時的人已意識到水害和生物病害,所以才補建大像閣。“我們是否可以吸納古人智慧修建必要的遮避設施?不一定和以前一模一樣,可以探索運用新材料滿足大佛遮風擋雨的需求,這對大佛的保護十分有用。”

  詹長法也認為這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建議。據他介紹,同樣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北京周口店遺址,經嚴格審批后就在上面建了保護設施。但要為大佛“加個蓋”,審核極為嚴格,必須有大量有說服力的數據支撐,當前的所有研究還是應以現狀形態為主來展開。

  下一步保護

  ●在樂山大佛保護工作“十四五”項目計劃表上,大佛“花臉”可望在下一步的日常保養維護中解決。

  ●未來,相關的系統性整體保護計劃,將以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為平臺,整合全國文保力量進行規劃和實施。

  ●大佛的保護,資金已不是障礙。座談會上,樂山市長陳光浩表示,將從今年開始,拿出樂山大佛景區門票收入的5%用于文物保護。

  鏈接

  新中國成立后樂山大佛的部分修繕

  1962年至1963年

  樂山大佛首次修繕,主要針對佛頭、肩、手、膝和腳等進行修補,相當程度確保了大佛完整的容貌。此后修復始終不斷,有對頭部面部修繕,有對棧道危巖進行加固,有對遺產景觀進行提升,遇有節慶還對大佛表面進行清理、維護。

  上世紀80年代

  專家發現樂山大佛基座受到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的強力沖刷,大佛臨江一側250米范圍內形成了數十個沖蝕坑。隨后啟動的大佛危崖搶救工程,將大佛腳底平臺向江中延伸數米,讓大佛“腳基”更加穩固,效果很好。

  2018年至2019年

  樂山大佛完成胸腹部開裂殘損區域排險加固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