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渝兩地生態環境部門開展了聯合執法行動。近日,川渝兩地生態環境部門開展了聯合執法行動。

  四川在線記者 殷鵬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嚴格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建立跨流域跨區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沱江綠色發展經濟帶……近日印發的《重慶四川兩省市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聯合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就共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作出部署。

  成渝兩地一衣帶水、山水相連,大氣、水、土壤環境相互影響,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為此,重點任務明確主攻方向:加強跨界污染治理,推動生態共建共保,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格局,共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突出重點難點

  讓川渝兩地天更藍水更清

  《實施方案》提出,要嚴格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共同制定負面清單實施細則,有序制定修訂協調統一的環保標準和環境準入政策。

  “實現污染跨界協同治理,必須統一環保標準,堅持一張負面清單管兩地。”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川渝兩省市生態環境廳(局)在水和大氣污染治理、危險廢物監管、環保標準統一、環境執法、突發環境事件處置等方面簽訂合作協議12項,兩地市(區、縣)簽訂合作協議40余項,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的生態環境共建共保大格局基本形成。

  沱江一直是四川水污染防治的“硬骨頭”,其水質在2020年取得歷史性突破——沱江16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由“十三五”初期的6.25%,提高到2020年底的93.8%,創近20年來最好水質。《實施方案》提出,要開展聯合巡河,加強跨界水體污染聯防聯治,深化沱江、龍溪河、岷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