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不夠用?國資來“充值”。為增強我國社保基金可持續性,早在2017年11月,國務院就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為國資劃轉社保明確頂層設計。此后,劃轉工作從計劃到行動,從試點到全面鋪開。前期,我省已按要求完成劃轉工作,共劃轉211戶國有企業部分股權充實社保基金。近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2021年,相關國有企業開始按劃轉股權比例向社保基金進行分紅,共“轉賬”9.9億元進入收益專戶。
為何要劃轉?如何劃轉?資金能否實現保值增值?劃轉會不會影響企業經營活動?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為何劃轉
既是國有資本使命所在,又是未雨綢繆的保障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老齡化加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不斷加大,為充分體現代際公平和國有企業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國資劃轉社保”的創新方案應運而生。
2017年11月,國家首次提出劃轉工作,2019年7月全面推開。2019年2月出臺的《四川省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劃轉基本原則、劃轉內容、劃轉程序、實施步驟等內容,四川劃轉工作正式開啟。
業內專家指出,“國資劃轉社保”是立足當前、著眼中長期的應對老齡化問題的重要舉措。通過劃轉國有資本,將有助于改革和完善基本養老金保險制度,實現代際公平,提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性,充分體現了國有企業全民所有,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劃轉國資充實社保基金并非因為社保資金出現缺口,而是一種未雨綢繆的準備,這既是國有資本的使命所在,又給予社保基金更為堅實的保障。
除了給未來籌措養老錢,國資劃轉社保工作對企業減負也有重要意義。在劃轉完成后,可相應減輕社保基金壓力,從而為逐步降低社保繳費比例提供空間,降低企業用工成本。